無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通,有人財源廣進,有人落魄無奈......
錢海濤當兵一年多就考上了軍校,如今正團職轉業,退休金一萬多,還在大學做兼職教授,工資也是一萬多,他一身正氣,氣宇軒昂,一打眼氣質上就與大家截然不同;
鍾豔秋高中沒畢業就去了大連,先是住親戚家,後來到日企工作,三班倒極為辛苦,一做就十幾年,後來年齡大了,提了職務,還自學了日語。現在就等著五十歲退休了。
白小靜作為知青子女,也早早回了上海,讀了夜校,現在是會計,在一家小公司朝九晚五的,工資不高,但很安穩。她丈夫是上海人,動遷時得了一筆錢,她的戶籍一直落在姥姥家的老房子上,前年動遷,也得了一套房子,雖然在浦東,但也值個兩三百萬。一個人,不缺錢的話,就會少掉90%的煩惱,她眉目淡然,一直微笑著坐在桌邊,仔細打量著每一個人。
李洋在南京開了一家小公司,專營辦公用品,但一直哭窮,說車貸房貸是負擔,兒子讀書、妻子穿衣也要大筆支出;喬愛華在做微商,開口閉口都是產品和業績,還滿場飛地加微信......
留在嘉陽的同學,很多都在體制內,男生大半已經禿頭,且擁有將軍肚;還有些做生意,比如開飯店,服裝店等,另外還有一個做了村支書的男同學,以及一個“大地主”也來了。
除了徐振華,還有許多同學沒來參加聚會,一些是一直沒能聯絡上,一些在群裡說最近太忙,脫不開身。
兩廂對比,留在嘉陽的同學,與出去到各大城市打拼的同學之間,精神面貌是有著巨大差別的。
留下的同學,明顯更安逸,一個個都更善於喝酒和搓麻,但衣服全是名牌,首飾也齊全。
出去打拼的同學,衣著都很休閒,大家稍顯疏離,很有邊界感和分寸感,男生談論國際局勢,國計民生,女生也沒戴太多首飾的。當然,他們的臉上還帶著不自知的優越感,有幾人還居高臨下地指導同學買哪一隻股票和基金,併為其指明人生方向。
酒過三巡,很多同學都說想念故鄉,以後要回來養老,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錢海濤端杯走到邱鹿鳴身後敬酒,“改天我登門跟邱大夫道謝,年初我岳父中風,多虧邱大夫救治,現在行走無礙,不仔細看,跟常人無異。老頭逢人就誇邱大夫是神醫!”
“過譽了,我父親只是盡了醫者本分,其實並不是所有中風患者都能恢復得那麼好,主要還是你岳父的信任加上他身體底子不錯。我父親一直誇你岳父是最聽話的患者,讓忌口就忌口,讓早睡就早睡,讓鍛鍊就鍛鍊,絲毫不打折扣。”
“哈哈,老頭已將邱大夫的醫囑奉為圭臬,家人只要說邱大夫吩咐的,他立刻就聽話。嘉陽人有邱大夫,真是莫大的福氣!”錢海濤一飲而盡,又說,“我聽說很多醫院高薪聘請邱大夫,都被他拒絕了,所以,每年都有很多患者,專程趕來嘉陽求醫。”
“是的。”馬明君介面說,“這些年,很多人趕去哈爾濱上海看病,外地也有很多人專程趕來嘉陽小住一段時間,邱大夫診所附近的小旅館就有十幾家了,太平村也有幾家搞成農家院,租給患者,都形成一個小規模商業街了。毫不誇張地說,邱大夫以一己之力,帶動嘉陽經濟發展,實在是一個奇蹟啊!前年有個杭州知青專程返回嘉陽,找邱大夫看病,痊癒後留下一大筆錢,但邱大夫都捐給太平村,修了路,修了橋。這些年,他還一直給養老院義診。賀老師和邱鹿鳴辦的培訓班,收費也是良心價,這些年,不知道幫助了多少孩子!”
“積善之家啊!”
“邱鹿鳴還給我兒子輔導過俄語呢!”
楊大偉帶頭鼓掌,忽然冒出一句,“好!我給邱老爺子捐十萬!”
大家齊聲叫好,跟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