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南極的小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依舊沒有見緩,如果國際金融依舊無法回暖,那麼經濟大蕭條的影響還得持續。”
“我們的金融團隊分析等到了1836年,我們的經濟增速就只有每年1%到2%,這對於持續10年每年經濟增速10%以上的我們來說落差太大了!”
“行政院從1830年推行的以工代賑和輪班制度雖然十分有效的增加了就業崗位,降低了失業率,但實際上國民收入反而在緩慢的降低,長此以往下去還是會引發劇烈的反應!”
“我們民盟的觀點我剛才已經闡述了,就是搞世界貿易,從外部賺錢彌補內部虧空!”
“你們這些新傳統派要怎麼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問題?”
宋漁夫非常認真的看著廖白夷的筆記本,上面的民意問題跟他們團隊做的差不多一樣,這些問題都是百姓們想要知道的。
老百姓對大明的未來有自信,但他們需要知道朝廷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久時間,給出一個具體的日期,他們可以“忍飢挨餓”的等待經濟蕭條過去。
“經濟蕭條的本質還是生產過剩,現在的金融只是製造業的附屬品,真正造成蕭條的還是製造業生產過剩,各個企業對未來生產評估不到位而造成盲目擴張生產的局面。”
“這不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我們有六萬萬的同胞,要供養六萬萬同胞所需要的能源和生產資料是海量的,吃下了整個南洋,蠶食了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也只是能供養六萬萬人!”
“你要知道我們人口出生率可是每年都在提高,到了本世紀中葉,我們大明帝國的子民就要達到9億人,目前我們所佔有的資源還不夠支援這麼多人的生存,最終還是要向外擴張!”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我們當初不是已經討論過了嗎?無非是科技大爆炸,生產力翻倍,所有家庭的電器、汽車都要翻新換代,世界各國都需要我們的新產品,把老舊的工業產品全部淘汰掉,新的產業將產生新的財富!”
“沒有科技大爆炸那就只有把世界打個稀巴爛,所有家庭的工業產品都得重新購買!這是目前最有可能實現的。”
“當然我們目前也沒有什麼好方法,但我說過鄉村是我們大明帝國的基本盤,盤活鄉村將會有利於我們未來的發展!”
“高樓大廈的建立需要一個穩固的地基,要不然把樓建設的再高,沒有堅實的地基,稍微刮些大風那高樓大廈就轟然倒塌了!”
宋漁夫真誠的與競爭對手廖白夷分享著他的看法,他實事求是的認為在兩三年內沒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去終止掉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只能學學女媧補天,想辦法減少經濟蕭條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還是鄉村嗎?”
“我們搞了一批鄉鎮企業已經激發了鄉鎮的經濟價值,除了大量的農業和少量的輕工業與重工業以外,鄉村的價值還有那些?”
“畢竟現在分散在各地的鄉村人口總歸是有限的,一座大城市的需求要頂得上成千上萬的鄉村!”
“你要怎麼再給鄉村經濟的增長或者鄉村的建設提供需求點?”
在看到宋漁夫依舊是想從下而上的激發大明經濟活力的廖白夷搖了搖頭,他不認為鄉村經濟的提振可以削弱經濟蕭條對整個大明社會的影響。
廖白夷心中對鄉村的認知也就是粵東那些省份,他不怎麼跟文樵一樣往基層跑,粵東的鄉村多數百姓也是去經商,一個鄉村能夠創造出來的經濟價值早在過去五年內被挖掘乾淨了。
他們這些民盟的官員搞出的什麼大明汽車下鄉、本土家電下鄉也都是想要減少企業生產過剩的虧損,廖白夷都懷疑宋漁夫這些人再提鄉村經濟是不是要再來一次家電下鄉?
“需求點?我考察過南北方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