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將軍李廣 (第1/2頁)
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廣家族源於秦朝時期的著名將領李信,其家族世世代代投身軍旅,為國家建立了赫赫戰功。在公元前166年,即漢文帝十四年,李廣響應徵召,加入抗擊匈奴的大軍行列。他以其非凡的弓箭技藝聞名,精準如神,屢次在戰鬥中斬獲眾多敵人,捕獲大量俘虜。漢文帝得知李廣的英勇事蹟後,大為讚賞,提拔他為漢中郎,擔任皇帝身邊的護衛,每當舉行騎射狩獵活動時,漢文帝都會讓他展示精湛箭術,博得滿堂喝彩。漢文帝曾感嘆地對李廣說:“若你生在高祖時代,憑藉你的本領,定能成就萬戶侯的偉業。”李廣深受鼓舞,決心矢志不渝地報效國家。
到了漢景帝執政期間,李廣得到了更大的任用,起初被任命為隴西都尉,隨後又晉升為騎郎將。在平定七國諸侯叛亂的過程中,李廣跟隨周亞夫立下了赫赫戰功,但由於私自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將軍印綬,儘管擊敗了叛軍,卻沒有得到朝廷的賞賜。
不久,李廣被委任為上谷太守,戍守邊疆,嚴密監視匈奴的動向。匈奴人對李廣的名字聞風喪膽,因為他箭術超群,英勇善戰,有他在邊關,鮮有人敢輕易侵犯。相傳李廣曾在一次狩獵中誤將一塊巨石當作猛虎射中,箭鏃深深嵌入石中,從此匈奴人尊稱他為“飛將軍”。
上郡是邊陲之地,時常遭到匈奴侵擾,景帝便指派一名親信宦官與李廣共同駐守此地,每日訓練兵馬,防禦匈奴。一日,宦官帶領幾十名士兵外出打獵,遭遇了三名匈奴射手,雙方短兵相接,匈奴箭術精湛,頃刻間數十名漢軍士兵中箭身亡,宦官也身負重傷,掙扎著回到軍營。李廣得知情況後,立即判斷出那三名匈奴人必然是箭術高手,於是毫不猶豫地率領一百名騎兵出擊,誓要生擒匈奴射手。
李廣率軍疾馳追蹤,不久便發現前方有三名匈奴人身影,他指揮士兵左右包抄,激戰過後,兩名匈奴射手被射殺,剩下一人被俘。正當李廣準備率隊返回時,前方突然出現大批匈奴軍隊,漢軍士兵驚恐萬分,而匈奴軍隊也同樣愕然,迅速擺出攻擊姿態。漢軍士兵欲逃跑回營,李廣卻冷靜分析,認為此刻距離軍營過遠,若逃跑只會被匈奴追上,他決定冒險一搏,讓士兵停留在原地,卸下馬鞍,席地而坐,表現得若無其事。匈奴軍隊見此情景,懷疑漢軍有伏兵,不敢輕易進攻。其間,匈奴軍隊中走出一名騎白馬的將領,李廣立即帶領數名士兵策馬疾馳而出,一箭射中該將領後迴歸隊伍,全體漢軍平靜地躺下休息。隨著夜幕降臨,匈奴越發認定漢軍設有埋伏,最終選擇撤離。李廣的急智使得漢軍安然脫險,然而他擅自帶兵追擊匈奴,若發生意外,後果將不堪設想.
漢武帝即位後,高度賞識李廣的軍事才能,任命他為未央宮的衛尉,同期任職的還有李廣的好友程不識,同樣是衛尉。程不識治軍嚴謹,紀律分明,而李廣則隨和寬容,對士兵的約束較少,故而士兵們都更願意追隨李廣,相比之下,認為程不識過於嚴苛。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策劃了一場針對匈奴的伏擊戰,意圖在馬邑地區一舉生擒匈奴首領軍臣單于。在這次戰役中,李廣被任命為驍騎將軍,駐守在馬邑周邊,但匈奴單于嗅出了漢朝的計謀,未踏入馬邑,導致漢軍無功而返。
公元前129年,匈奴再次南侵,前鋒部隊已到達上谷地區(今河北省懷來縣一帶)。公孫賀、公孫敖、衛青和李廣四位將軍各領一萬騎兵迎敵,衛青在龍城(匈奴祭祀祖先之地)斬殺700餘名匈奴兵,而李廣則不幸遭遇匈奴主力軍的圍攻。面對敵人的重重包圍,李廣麾下計程車兵紛紛落馬,但他依然頑強抵抗,身負重傷後被匈奴所俘。軍臣單于特意下令,務必將李廣活捉帶回。匈奴用繩網將李廣固定在兩匹馬之間,李廣裝作垂死,巧妙地麻痺了匈奴士兵。趁對方疏忽之際,李廣突然躍上附近一名匈奴士兵的馬背,將其推下馬,狠抽馬臀,急速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