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4/5頁)
雨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諮二人為他送行。時至縣城長亭之外,柳開與之話別,不覺得又是擺酒設宴;閒來幾杯,范寬道:“此去一別,卻是不遠,咱二人同為進士,卻又同為蜀官,此乃幸事,他日必有相聚。”
柳開也點頭,道:“中立兄,此次為任,卻是手握重兵,本是可喜可賀之事,但此次吐蕃來勢洶洶,也要早做準備啊。”
范寬笑道:“來此之前,老夫倒是頗為憂慮,但驚賢侄一言,老夫甚是寬慰,雖不能絕患,也可使其退兵。昨日我以連夜派人送信去往西川,想此計而下,也能防的蠻夷困擾。”
柳開也是欣慰,這女婿真是有遠見,能以機動作戰,相必還是有些門道。但兵法無常,形勢萬變,由此才出言提醒范寬而已。
范寬又轉身過來對陳堯諮笑道:“賢侄小小年紀,如此才華橫溢,必能名聲鵲起於天下。如能到州府唸書,實為美事。老夫亦是期待與你相見成都府。”
陳堯諮拱手,說道:“堯諮定不負師伯美意。”
范寬又向二人道別,轉身登上馬車,身影漸漸地遠去,默然,消失在兩人視線。
看著范寬的馬車遠去,二人才折返回城。兩人而行,也就產生些許話題。
柳開問道:“嘉謨,唐夫、希元二人為何這幾日不見蹤影?”這幾日,他與范寬也是暢談言歡,也就無心去管其他事,知曉二人幾日不見,也未細問,今日方才有此時機。
()免費TXT小說下載
陳堯諮道:“秋闈州試將近,大哥、二哥正是閉門苦讀之期,時有懸樑刺股之志,望此次解試能得高中。”
柳開聽了此言,道:“沒想時光流逝,轉眼已是將近八月,秋闈解試也快了吧。這些年朝廷一直未曾開科,秋闈之試也未曾有定期。前次科舉已是四年之前,期間從未有過。今年解試,正逢恩科,想參與之人不勝列舉,唐夫、希元確實應有些許緊張,此情理之中,他二人也當有雅量之志啊。”
陳堯諮也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這秋闈的緊,可比那些高考殘酷多了,幾萬人參試,就那麼兩、三百人上榜,誰能保證就能高中。這些時日,眼看大哥、二哥隨時準備赴身成都府,陳堯諮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壓力面前,他只能努力,才能真正的聲動天下,名顯四方。
…………
…………
這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太祖為提拔真正踏實於有才幹的人,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
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所有及第的人都成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今年州試之期也已釋出,各縣士子皆籌集盤纏,備上書囊,三三兩兩之人約定,啟程趕往成都府。
陳氏兩兄弟業已準備待發,府門前的馬車已是準備,陳馮氏卻仍是叨叨擾擾,陳堯諮不覺想起往事。這世間親情血濃於水,卻是未曾因歲月流逝而淡化。
陳堯諮心思仿似被觸動,嘴裡不覺吟出小詩:
“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為遊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