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堤毀一里,已成汪洋 (第2/2頁)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對面不屬於滎澤地界。”
張秤憤怒地喊道:“沒錯,對面是不屬於滎澤地界,可你告訴我,對面是不是大明百姓?喻知縣說過,要為百姓做事,為大明百姓做事!不是為了一地的百姓!”
“現如今對岸受災,我們若是不及時出手去救民,興許會有更多人死在水災裡!這樣一來,你甘心嗎?都是爹孃生養的,這個時候還管什麼陽武、滎澤?給我上!”
災難當前,唯有責任。
不斤斤計較其他,勇敢地衝上去,這不只是格物學院的教育內容,還是每個華夏人內心深處、與生俱來的東西。
黃河決堤,開封府、衛輝府受災的訊息在七日之後傳入金陵。
奉天殿。
朱元璋看著河南奏報,詢問官員對策。
戶部尚書郭允道言道:“當速速向災區調撥糧食物資,並蠲免地方稅賦,以安民心。”
朱元璋臉色有些凝重,沉聲道:“救災之事,是應該抓緊來辦。命人快報河南布政使司,自布政使王興宗至各府知府、各縣知縣,全都調至災情前線賑濟百姓!若有人待守後方,安享日子,那就提頭來見!”
以前官員賑濟,多是坐鎮後方,發號施令,引導災民前往某處,然後放糧賑濟,安置百姓,基本上也就這麼個流程。但這一次,朱元璋決定讓官員前出救濟賑災,而不是任由百姓成為流民之後,還要流動幾十裡、百餘里去尋找吃的。
官員沒有反對。
朱元璋拿起奏摺,言辭威嚴地問:“這次陽武決堤,讓朕說,絕不會只是天災!一里長的口子,那是一時半會能衝出來的嗎?但凡有人守護堤壩,及時封堵,如何能成決堤長達一里?”
刑部尚書開濟走出:“陛下,據臣所知,黃河決堤,十之七八在黃河南岸,少數時在黃河北岸。而這次黃河決堤於陽武,其西南便是滎澤。按理說,南岸滎澤更應該決堤受災,而非陽武。”
“臣以為,滎澤之所以黃河堤壩完好,而陽武出現瞭如此大的災情,想與有沒有固修堤壩有關。”
薛祥、唐鐸、高信、郭允道等人紛紛看向開濟。
這個傢伙明著是在點陽武知縣的錯,實則是在出面保滎澤知縣啊。
那個喻汝陽確實是個爭議極大的人,說他害民吧,確實害民了,許多百姓家連個勞力都沒有,全都拉去修堤了,還不斷讓商人捐錢捐糧,弄得整個滎澤縣城十分蕭條。
可喻汝陽自己沒貪,也沒拿百姓一針一線,將他定為一個貪官汙吏吧,也不合適。一來二去,事情僵在了這裡,至今喻汝陽還是關押待審。
:()大明:寒門輔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