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因擅自從朝鮮調兵增援關東軍而犯有越權罪的駐朝鮮軍司令官林銑十郎,反而受到裕仁的稱讚。1932年1月,裕仁釋出敕語,對日本侵略軍大加讚揚,同時嘉獎策劃九一八事變的關東軍司令官本莊繁,說什麼“皇軍已威震四海,朕深嘉之”,授予他一等旭日大綬章等。1937年本莊繁晉升為大將,被任命為天皇的侍從武官長。由此可見,裕仁是同意和支援侵略中國的。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這次出兵也是經裕仁批准的。事後,裕仁對侵略軍大加褒獎,說什麼“使皇軍威武揚於海內外,朕深嘉其忠烈”。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製造偽“滿洲國”傀儡政權。9月,裕仁批准《日滿議定書》,日本宣佈承認偽“滿洲國”。1933年2月24日,在國際聯盟日內瓦會議上,除日本外(42比1)各國一致反對日本在中國東北的軍事佔領,不承認偽“滿洲國”。日本政府按照裕仁的事先批准,隨即退出國際聯盟。為此,裕仁還發表詔書,滿口仁義道德,繼續重彈“保衛和平”的老調。 1935年,日本發生所謂“天皇機關說”事件。東京帝國大學的美濃部達吉教授在解釋明治憲法時把天皇解釋為“國家機關”,以軍部為首的法西斯勢力認為此說有損天皇的絕對權力而激烈反對。日本政府因此公佈“國體明徵訓令”,取締天皇機關說,宣佈統治權的主體在於天皇。 九一八事變前後,日本右翼團體與軍閥緊密勾結,鼓吹“昭和維新”,提出“清君側”,要求“天皇親政”,從而推進國家法西斯化。與此同時,法西斯軍人在擁戴天皇的名義上不斷策動政變,規模較大的有五一五事件(1932)和二二六事件(1936)。在這種形勢下,裕仁出於自身統治的需要,反對一部分人的過激行動,下令對二二六事件的叛亂分子加以鎮壓;但最後還是確定了叛亂分子所要求的軍部法西斯獨裁政權。1936年11月,經裕仁批准,日本和德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7年7月日本發動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11月12日上海淪陷。裕仁雖然沒有釋出宣戰昭書,但對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是積極支援的。當勝利捷報傳來時,裕仁興奮不已,接連發布敕諭,激勵日軍將士:迅速“戡定敵軍”,以宣揚“皇威於國內外”。同年11月,裕仁親自負責指揮戰爭,在宮內設立了帝國大本營,凌駕於參謀本部之上。身為統帥全軍的大元帥,他並不下令停戰,致使侵略戰爭不斷擴大,這充分證明裕仁對戰爭負有責任。12月13日,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揮下佔領南京,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松井回國後,裕仁並不追究其罪責,反而親自接見,大加獎賞,授予一級金鷹勳章。大屠殺的其他罪魁禍首也都得到裕仁獎賞。 隨著侵略戰爭的擴大,以陸軍大臣板垣徵四郎為首的法西斯軍人積極推進締結日、德、意三國同盟。裕仁擔心同美、英開戰,表示反對。當他得知陸軍沒有按照他的旨意辦時,大為震怒,嚴厲申斥板垣。可見天皇的外交大權是不容侵犯的。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德國在歐洲侵略戰爭的勝利,使裕仁忘乎所以,終於在1940年9月同意簽署日德意三國同盟條約。於是,日美戰爭不可避免,日本由此邁出了走向全面崩潰的第一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歷任陸軍大臣為俊六(1939年8月至1940年7月)、東條英機(1940年7月至1944年7月)、杉山元(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阿南惟幾(1945年4月至8月)、稔彥王(1945年8月)、下村定(1945年8月),歷任海軍大臣為吉田善吾(1939年8月至1940年9月)、及川古志郎(1940年9月至1941年10月)、鳩田繁太郎(1941年10月至1944年7月)、野村直邦(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