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沾滿了淚珠,不斷揮著拳頭道:“可惡!”
這一次不打不相識後,肖圖白開始和林家兄妹逐漸熟悉起來。之後,在肖圖白的建議下,林深河將蠟燭作坊遷移到鹹水沽。鹹水沽人口密度更少,於此同時距離產油地點更近。而在鹹水沽並非軍事重地,管理的也不像葛沽這麼嚴格。
當然,對於“林記蠟燭廠”肖圖白也進行了參股,以1萬兩銀子,獲得了40%的股權。而有了這筆資金,林記蠟燭廠便能夠招收50名人手,進行簡單的石油加工,提煉出石蠟製作蠟燭。
此時製造石蠟所需的原料石油,皆是從天津當地的一些居民手中獲得。當然了,天津居民發現的石油,大多數都是一些比較小、工業開採價值不大的小油井。不過,在手工業時代,這些小油井開採的石油,已經自已滿足需求。
天津真正的大油田,卻是在近海的大港地區。在後世1964年渤海灣石油勘探會戰中,石油工人連續奮戰十多個月,連續開20餘口油井皆沒有工業開採價值。正當眾人失望時,馬棚口西北約6公里處北大港海堤附近,鑽井深入2526米時,鑽出了一口奇蹟一般的油井。從此,天津成為一座石油開採中心,經過了幾十年連續的開採之後,到21世紀初天津的石油儲備依然有280億桶,油田面積100多平方公里。
眼下天津當地居民所勘探的小油井,對於天津石油儲備來說,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的大油井,需要掘地數千米,才能夠發現。以是17世紀的技術,是不可能真正充分的開採利用天津的石油資源。
哪怕真的開採出來,在肖圖白之前想來,也就猛火油這種軍事用途。而猛火油是戰爭時期才需用動用,需求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肖圖白之前,從從未有過充分利用天津石油資源的念頭。
不過,獲悉陝西那邊的工匠,已經掌握了提煉石蠟,製作蠟燭的技術後,肖圖白顯得振奮異常,不斷追問關於石蠟製造的資訊。
由於肖圖白的孤陋寡聞,而被林家兄妹們鄙視的夠狠。
中國古代對於石油的開發利用,源遠流長。
早在漢朝時發現了石油,唐宋時期“猛火油”在戰場上大放異彩。與此同時,到南宋時期,已經開支製造石蠟、瀝青。
南宋的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上記載:“宋白《石蠟詩》雲‘但喜明如蠟,何嫌色如黳’燭出延安,予在南鄭數見之,其堅如石,照席極明,亦有淚如蠟,而煙濃,能燻汙帷幕衣服。”由此可見,宋朝時期的延安一代,已經具備從石油中提煉石蠟的技術。
徐光啟《農政全書》中有提到:“補缸:缸有裂縫者,先用竹篾箍定,烈日中曬縫,令幹。用瀝青火溶塗之。入縫內令滿,更用火略烘塗開。水不滲漏,勝於油灰。”這是明朝人利用瀝青進行補缸的記載。…;
《元一統志》中記載“石脂在鄜州東十五里採銅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燭一枝敵蠟燭之三。”這則是指出了用石蠟做成的蠟燭,質量非常好,一隻可比得上普通蠟燭的三倍。
明朝《格物古論》中介紹:“石腦油出陝西延安府。陝西客人云:此油出石巖下水中,作氣息,以草拖引,煎過,土人多用以點燈。雲:浸不灰木即石棉,浸一年點一年……”這裡面的“煎”,則說明了明朝人對於已經開始透過對石油進行加熱,去掉裡面的水分和容易揮發的部分,在石油的加工、應用技術上,有了極大的進步。
而陝西的延安人,顯然是從宋朝時期,就開始逐漸掌握了用石油製作石蠟技術,到了明朝時期,石蠟的加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按照明朝的工匠掌握的加工技術,天然的石油可以被加工成三種物體——猛火油(煤油、汽油、柴油的混合液體)、石蠟、瀝青。
“尼瑪的,古人這是要逆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