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霍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剛開始的問題都與夏皮耶朗號的設計概念與運作原理相關,尤其是推進系統。甘尼米人在響應中說明太空部科學家的推測有部分正確,但未見全貌。細小黑洞在巨大環管內的封閉圓形路徑內打轉,這確實造成重力位能高速變化,創造出劇烈時空扭曲的區域,然而宇宙飛船並不直接靠此推進;這樣的設計在環管中心創造出一個焦點,而在這焦點中,一股細小的正常物質在誘導下湮滅。質當量以重力能的形式出現,儘管遠不及將一股力導向中心點的傳統概念那般簡單;根據甘尼米人的描述,產生的效用近似於「宇宙飛船周遭時空結構中的一股應力…… 」這股應力波在太空中擴散,並帶著宇宙飛船前進。
能夠任意讓物質湮滅的概念相當驚人,而物質湮滅竟能造成人工重力現象,那更是超乎地球人想像。這一切都只是掌控某件事的手段,而那件事在宇宙無論哪個角落其實都會自然發生;瞭解此事後,地球人更是驚訝得無以復加。因為大自然中的重力顯然正是由此產生;各種物質都在不間斷地衰變中,直至化為無形,儘管速度慢得難以量測,但正是基本粒子的細微部分無時無刻在湮滅中,才引發了質量的重力效應。每次的湮滅事件都會產生一個短暫微小的引力脈衝;每秒數百萬次像這樣的脈衝作用累積之下,從顯微層級來看,就造成了穩定力場的假象。這樣一來,重力將不再只固定、被動地隨質量而生。重力不再是異數;重力變得像物理學的其他場現象一樣,成為一種依某事物變率而定的物理量‐在這裡就是依質量變率。憑藉這個原理,再加上發現了人工創造並控制此過程的方法,造就了甘尼米德重力工程技術的基礎。
這樣的說明令在場的地球科學家都感到十分訝異。杭特將大家的反應化為言語,他問道,粒子能夠在他們選定的時間內自發性消失,這樣的概念與某些基本物理定律如何能同時成立?像是質量能量與動能守恆?結果珍貴的基本定律根本就不基本,也稱不上定律。就像早期的牛頓力學其實只是一種概論,只要發展出更精確的理論模型與更先進的測量技術便會有所揭示。這種情況相似於謹慎的光波實驗證實了古典物理學站不住腳,因而產生狹義相對論。為了說明這一點,甘尼米人還提到,物質衰變的速度極為緩慢,一公克的水得耗上超過一百億年才會完全消失‐當代地球科學的尺度下,不可能設計出任何能夠量測這種現象的實驗。僅管如此,杭特提及的現存定律仍完全適用,因為那些定律所產生的錯誤並沒有造成實質上的差異。同樣的,古典牛頓力學還是能夠滿足大多數日常需求,雖然相對論對於現實的描述更加準確。米涅娃的科學歷史也經歷相同的發展過程;只要地球的科學有所進展,類似的發現與推理肯定也會導致對基本原理的重新檢驗。
這又引出有關永恆宇宙的問題。杭特問,如果宇宙中的所有物質都以甘尼米人所說的速度衰變中,而這速度以宇宙的時間尺度來說並不慢,為何宇宙仍然存在,而且還持續進化中?照理說應該所剩無幾才對。他得到的答案是,宇宙永存不滅。自始自終,整個宇宙的粒子皆自然消長,而消失的過程主要發生在物質內‐理所當然,因為起初就是物質內才有較多粒子可消失。
在混亂中創造秩序屬於漸趨複雜的機制‐基本粒子、星際雲、恆星、行星、有機化學物,乃至於生命以及後續的智慧生命,這種機制的進化形成一個連續的迴圈,或說無限期的舞臺,個別演員來來去去,但永不謝幕。在這一切之下,較低層級的有機體在一股持續不斷的單向壓力下進化。宇宙在兩股相對的基本趨勢作用下而生;一股是提高失序程度的趨勢,以熱力學第二定律為代表;另一股則是演化原則‐藉由創造秩序產生區域性逆轉。對甘尼米人來說,演化並不只適用於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