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科考日記 (第2/2頁)
水產鮮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輕一派的學者大多講究實用主義,當天沒啥值得記錄的內容就不寫了;
老一輩學者則是真的會像日記一樣,記錄每天的科考行程。
兩種方法沒有絕對的對錯,只不過在雨林中行動,本就自帶一份精神消耗,還得堅持每天寫科考日記,真的毅力可嘉。
既然不是獵人的東西,於閒把日記本翻到最前頁,確認歸屬。
天儀國地理研究所,宋謙德。
“宋教授!”
這真的是相當老派的一位古生物學者了,宋謙德的老師輩相當於天儀國恐龍研究的奠基人。
論及學術地位,宋謙德要比塗松鶴還高。
年齡…還真有六十來歲了。
年齡和研究方向都能對得上,時間也沒問題,於閒推測宋謙德就是303號調查隊的領隊。
303、201都是去年冬天到今年開春時間進的熱帶雨林,那時溫度較低,降雨頻率相對減少,比較適合行動。
沒有碰上大自然的危險,反倒遭同類陷害。
“繪師甲,陷入絕望幻境的獵人會死嗎?”
“最終肯定會耗盡靈魂力量死亡,不過,以他的強度沒這麼快。”
“行,我去打個電話。”
訊號越來越差,於閒好不容易找到個植被較為稀疏的地方聯絡上指揮部。
按照規矩,還是我方先報上編號和名字,指揮部那邊像是確認指紋一樣,確認聲紋無誤才會正常通話。
“請講。”
“我還在前一次聯絡的區域附近。”
位置用不著多做介紹,連落實指揮部能看到於閒的定位座標。
接著就是描述遭遇。
獵戶座的獵人、科考筆記、宋謙德署名。
“是了!”
一直沒什麼情緒波動的接線員語調稍稍高亢,“宋教授是三個月前303號調查隊的領隊之一。”
顧沙洲在和於閒交談時提到過,有個年過六旬的老教授帶隊進入甘霖自然保護區。
在異色區域搞調查不容易,不可能說專門為了找古生物化石而去。
303調查隊中不止有生物學家還有地質學家,植物學、動物學家。
如此走一趟,即便一兩個方向的學者沒發現,其他學者沒準會有收穫,將科考效率最大化。
宋謙德算本次行動的領隊之一,也比其他人更瞭解甘霖自然保護區裡的異色區域。
因此在303調查對失聯且幾番搜尋無果後,顧沙洲才會讓於閒以尋找恐龍化石的獨特的方式去追蹤。
今天的發現雖然和尋龍方法無關,但還真就被於閒找到任務線索。
“宋教授的科考日記最後記錄了什麼?”
“我看看…哦,303號調查隊發現了一個可能埋藏諸多化石的化石床,在那附近放置指示牌,日記就斷在這兒了,後邊半本都是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