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涼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門內傳來呵斥,顯然知道隔牆有耳,而本應婉轉的聲音也因急促嚴厲的語調而顯得刺耳。
深諳自家上仙壞脾氣的仙婢們不敢拖延,無聲而散。
門內,桌案前。
珞宓將木勺放在盛滿水的水盆中央,動作極近輕柔,連呼吸都跟著輕下來,待到緩緩放手,勺柄於水面點出幾絲波紋,復又歸於平靜。
終於,水和木勺徹底靜止,珞宓雙手合十,閉目拜禮,口中念念有詞,端正虔誠:&ldo;天帝在上,鏡靈明懸,使我以東,紫氣東來,使我以西,龜鶴西望,使我以南,星輝南山,使我以北,福齊北晏。&rdo;
語畢,珞宓伸手旋動勺柄。
木勺緩緩旋轉起來,先快後慢,終於在三圈半左右時停住,勺柄不偏不倚,指向正南。
珞宓頃刻起身,再不管木勺,而是拿起一早便放置在水盆旁邊的羽鏡,環抱出門。
羽瑤宮正南方不遠處是一片杏花林,杏花終年盛開,無分時節,偶有仙氣吹過,落花如雪。但此刻的珞宓沒有那般閒情雅緻,匆匆穿過杏花林,映入眼簾的是蓬萊仙人們最願意逗留的去處。
此地沒有名字,只是依杏花林傍蓬萊水修了幾座亭子,以悠長迴廊聯通,雲霧飄渺,鳥語花香,久而久之,便成了蓬萊散仙們歡聚遊玩之所。
這會兒時候尚早,只有三位仙子坐在亭中,鶯鶯細語。
往日裡珞宓才不願與這些散仙交往,然今日,她卻在見到這三位時眼眸一亮,立刻站定,側耳細聽她們在講什麼。
珞宓站得有些遠,仙子們沒發現她,自顧自嬉笑。
沒被發現固然很好,但太遠的距離也讓珞宓聽不清她們究竟在說什麼。
沒半點猶豫,珞宓抱著羽鏡又靠近幾步。
&ldo;……我待你心,永世不悔。&rdo;
繚繞仙氣送來仙子細語,可惜只有後半句。
珞宓卻又驚又喜,也顧不得儀態,三步並作兩步奔向亭中:&ldo;你剛剛說什麼?!&rdo;
三仙子未料珞宓突然出現,一時無措。
珞宓逕自來到剛剛說話的仙子面前站定,錯愕的仙子仍坐著,她站著,完全居高臨下的氣勢,但因想起自己身份,便勉強按捺著心內波動,冷下聲音道:&ldo;你剛剛說什麼永世不悔?&rdo;
仙子不是仙婢,本能地對珞宓的趾高氣昂心生牴觸,但畢竟自己只是散仙,人家是上仙,哪怕只是佔了個虛職,故掩住不快,起身施禮:&ldo;羽瑤上仙。&rdo;語畢也不用珞宓追問,迅速應答,&ldo;我們剛剛只是在聊閒話罷了,講的是人間男女定情,往往願意以天發誓。&rdo;
&ldo;所以你剛剛說的是……&rdo;
&ldo;適才上仙所聞是男子給女子的誓言。&rdo;
&ldo;那你再給我重複一遍。&rdo;
&ldo;天地為盟,日月為鑑,我待你心,永世不悔。&rdo;
第一卷:水漫槐城
第2章
民間有句俗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
桑是桑樹,與&ldo;喪&rdo;諧音,故忌諱;柳是柳樹,送殯多用柳枝作&ldo;招魂幡&rdo;,所以也不大吉利;鬼拍手是楊樹,因樹葉寬大,迎風作響,好似人拍手,但為何它也不宜栽,傳到如今,已沒多少人清楚。
不過槐樹,倒與這三種的待遇截然不同。其樹冠陰晦,歷來是人們心儀的納涼之所,而自前朝起,宮廷中有了尊槐的風習,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這陣風從廟堂刮到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