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車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日時間過得很快,路兩側擠滿了送行的人,梁詩這次站在城樓上,沒有舉行什麼演講。
此一時彼一時,彼時國弱敵強,梁詩需要透過講話來給將士們打氣,但此時,梁詩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她的將士什麼都缺也不會缺少滅敵的勇氣。
……
韓國,周家家主坐在龍椅上,下方坐著周家族老,共同思索該如何應對。
得益於梁國一直修路,大軍行進的很快,預估一月便能到達,再加上樑國有著投降不殺的前例,如今州府內亂,怕是根本無力抵擋梁軍。
周家家主不敢深思,想到梁國那殺傷力極大的“天雷”,他便有些坐不住。
族老們也皺著眉頭,商量不出結果,打肯定是打不過,但若是不打,舉全族之力好不容易得到的皇位,也舍不下。
兩方糾結之下,只得自我安慰一般道:“還有機會,梁軍還沒到。”
嘴上這般說著,族老離去後,便開始整頓家財,送家中幼子兒孫離開,為家族儲存血脈。
殿內,周家家主坐立不安。
一些搖擺不定的韓國臣子得到訊息入宮,梁軍來襲,這可不是他們國內的小打小鬧,依據梁軍作風,若是國破,他們也沒有好下場。
卻不想周家家主什麼也不知道,一問三不知,迷茫更甚他們。
周家家主一肚子問題,“若說恩怨,我從未做過得罪梁國之事,我也想不明白為何要出兵。”
韓國同梁國倒是有些恩怨,但如今韓國名存實亡,未改國號也只是因還沒來得及舉辦登基之禮。那恩怨也是前任韓國皇室的齷齪,與他何干?
再說回那和珠公主,更是匪夷所思,若說是因為在梁國求學,那他周家旁系也有族人求學,可見根由不在此處。
明明是打算稱帝后好好整頓國家,也努力做出一番事業,卻偏偏被梁國惦記上。
周家家主看著底下同樣低頭,滿面愁緒的韓國舊臣,不知道是安慰他們還是安慰自己,道:“組織兵力,萬一守住了呢,你們就是我的開國功臣。”
舊臣努力擠出笑容,附和著,“陛下說的是。”
實則心裡一沉,不是他們唱衰,不看好自己國家,但實在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那可是梁國啊,要知道蜀國那可是昔日的五國之首,打蜀國都跟鬧著玩一樣,雖然這其中也有楚國的原因,等等楚國……。
他們不敢在韓皇宮裡待著浪費時間,急忙告辭回家,若是此次楚國也加入進來,這韓國根本沒有守的必要。
可以說是怕什麼來什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第二日來了。
楚國也在邊境集結大軍,雖未向梁國那般大肆在報紙上通知,卻也沒有遮掩目的。
韓國軍隊一盤散沙,士氣本就不多,更是散了個乾淨。
士氣全無,便有人搗鼓起了投降的心思。這事是偷摸進行的,軍隊裡今日少幾個人,明日少幾個人。
將軍沒有辦法,只得開口恐嚇,“還未開戰,你們就想著投降,叛逃的下場你們是知道的,且不說梁國那邊是不是會不殺你們,我這邊也要依據軍法處置。”
這話不說還好,說了大家跑的更快,他們這些小兵,根本不被梁國放在眼裡,根本不屑殺他們,怕是將軍的頭都比他們值錢。
再說他們可是聽說了那大炮,劈山開海,都是肉體凡胎,難道能敵過石頭?
這話嚇不到他們。
於是就這般,一月便過了,有了第一個城池的投降不殺,後面城池投降的愈發乾脆。
朝堂上的官員,左等右等等著周家家主拿主意,然而只等到楚國發兵,等到周家將幼子兒孫送走,都沒等到應對之策。
韓國的皇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