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無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術,來對“長江口二號”沉船進行打撈和保護。
多番實驗、論證之後,科研團隊研發了最有可能實現“非接觸打撈”目標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
比起單純地用“巨大沉箱”壓底,以實現整體打撈“南海一號”的做法,“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無疑又是一大進步。
因為,它融合了隧道盾構掘進工藝、核電弧形梁加工工藝、沉管隧道對接工藝,同時運用了綜合監控系統、液壓同步提升技術等尖端科技。
打撈沉船的準備工作,實際上早在2022年9月6日就開始了。那一天,“奮力”輪已經到達沉船所在水域,做起了巨型弧形梁的穿梁工作。
巨大的弧形梁共有22根。等到打撈那日,它們將穿過“長江口二號”沉船的底部淤泥,將船體託舉上來,進入“奮力”輪的月池。
在穿梁的日子裡,考古隊員也一直在等待出現一個絕好的打撈時機。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今科學發達,連農業都可以不用再“靠天吃飯”,但考古行業不行,只要天氣、水文條件不符合,工作便很難展開。
觀測多日,考古隊確認11月21日是打撈的“吉日”,便開始組織最後的工作:11月15日,將第22根弧形梁,也是最後一根弧形梁穿梁到位;20日晚,考古隊做好最後的檢查工作,核對資料。
21日,天時地利,考古隊正式啟動打撈工作,多家媒體記者們紛紛到場,翹首以待。
經過4個多小時的水下持續提升後,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噸的沉箱,在“奮力”輪中部月池徐徐上升。
一剎那,沉入江底150餘年的清代沙船,終於重見天日,隨桅杆、船艙隔板、艙底的上升,所有屏息以待的人,都歡呼雀躍,為這77日的水上作業,更為了數年間的艱辛努力與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