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無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展現在遊人眼前,彷彿觸手可及。
在這裡,每一處細節都注入了歷史的厚重感,每一刻都讓人震撼不已。刻在石頭上的題刻和石魚,與先前在“詩——白鶴梁題刻的人文價值”展區中所見的拓片,一一對應起來,看得郭超仁大為震驚。
童嫿、郭超仁都趴在觀察窗外,從不同角度欣賞那些石刻,碰到黃庭堅、朱熹的詩文題刻,銘錄了長江千年水文資訊的石魚雕刻,他們還用微單相機進行拍攝。
沒辦法,觀察窗的玻璃太厚,手機的畫素再高,也不足用。
當年,在三峽工程修建後,位於涪陵城北的長江中的白鶴梁,因江水上漲之故,而永沉水底。但是,這道天然石樑上所刻的那些詩文題刻、石魚雕刻,卻富含了生動的人文資訊,極具史料價值,所以相關的科技保護方案,才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雖然見了很多的水下考古專案,但郭超仁接觸的主要還是沉船專案。像這種水下題刻,還是第一次見到。他不免有些感慨:“生活在當代,為了享受更好的人居環境,人們很難避免和大自然或是人文遺蹟發生衝突。幸好,還有越來越發達的科技手段……”
童嫿順著他的話說:“有了這些科技手段,白鶴梁水下題刻,才不會真的沉沒於江底。”
“不僅不會被真的淹沒,”任燃更關注技術層面,突然插言,“而且還能得到更好的保護。現在的江水是被處理過的,對石刻的腐蝕性很小。”
三人又小聲地討論了一會兒,話題是“無壓容器”方案。
戈老師正好跟一個觀眾解說黃庭堅的時刻,郭超仁、童嫿、任燃三人的討論,也落入她的耳中。講完之後,戈老師主動和他們三人打招呼:“你們好,請問你們是專業人士嗎?”
郭超仁便亮明瞭身份。
戈老師微微一訝:“先前就聽說,有上海的水下考古老師要過來,沒想到是你們。沒注意到啊,抱歉抱歉。”
“沒關係的,是我們自己想跟著觀眾一起看的,”郭超仁笑著指了指威廉森,“那位威廉森先生也是一位水下考古工作者。”
“哎呀,那可太榮幸了,”戈老師笑起來,“您看這樣可以嗎?稍後……”
她的聲音稍微低下去,僅郭超仁三人能聽清,說的也正是郭超仁本來準備提出的請求:穿上潛水服,到水下去參觀題刻。
之所以有“無壓容器”方案及參觀廊道,為的就是方便一般觀眾,在不穿潛水服的情況下,進入到江底,近距離參觀水下題刻——這也是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獨有的特色。
但實際上,對於極少數有研究需求的專業人士來說,他們可以在經過審批之後,零距離接觸水下題刻,去聽聽歷史的回聲,感受白鶴梁的滄桑歷史。
和童嫿、郭超仁不同,任燃對題刻本身的興趣不大,但卻對參觀廊道中的各個器械鑽研起來。不過,當他看到一處石魚,是兩隻親/嘴魚之後,便饒有興致地照了一張。
參觀結束後,在戈老師的帶領下,一干觀眾透過另一條154米長的水平交通廊道,和90米長的自動扶梯,重新返回地面。
腳剛落地,每個人都頗為感嘆:地面和水下,真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
也有人意猶未盡,問起戈老師:“老師,我們還能再下去一次嗎?”
“當然可以啊,”戈老師笑眯眯,“只要是在下午五點前,都可以的哦,只要跟著任意一位講解員,就可以了。”
郭超仁三人對視一番,都輕輕搖搖頭,他們倒沒必要再下去一次了。等到觀眾散去,他們調整好狀態,童嫿、郭超仁、威廉森都可以申請親自潛水,零距離觀察題刻。
至於任燃……
任燃心想,他可以趴觀察窗外,看他們仨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