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 (第1/4頁)
京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魏延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雖受曹操啟發卻勝於曹操,魏延“因材施教”的教育,給孩子們多一些發展的門路,應該能夠避免那種“九龍爭嫡兄弟相殘”的惡俗又心寒的戲碼,不讓他們在爭奪父親繼承權的一條路上走到黑,便能在最大程度避免爭權奪位的人倫慘劇。
曹操的兒子雖個個了得,壽命卻都不長,除曹衝外,長子曹昂很早就死於戰場,曹丕不過活了四十歲,曹植四十一歲,曹彰死得更早些。曹昂是戰死,曹衝是病死,而曹丕、曹植、曹彰的死卻跟兄弟爭權奪位自相殘殺互相猜忌密不可分。
魏延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比歷史上曹操的兒子出色,卻不希望重蹈他們的覆轍。
魏延曾幻想過,天下最重要的二十個行業裡面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是自己的子嗣,魏延家族在政治上的繼承人便可得到其他領域的兄弟們的支援,同氣連枝,互相協助,原本人丁單薄的魏延家族必定會成為可傳承數百年甚至更為久遠的大家族。
魏延努力繁衍子嗣,更加努力培養子嗣,就是想把人丁單薄的魏家變成人丁興旺且底蘊雄厚的大世家,乃至於是天下第一世家,但魏延不想沿襲河內司馬家的老路。
晉武帝司馬炎有一個錯誤的抑制世家的想法,想透過宗室鎮守四方來震懾各地的世家,卻不料各地世家慫恿著司馬家那幫蠢貨鬥了起來,正可謂司馬家成也子孫多,敗也子孫多。
像西周文王、西漢劉邦、西晉司馬炎、明朝朱元璋那樣把家族子弟分封為王,鎮守四方,都釀成了後來的慘禍,絕不可取,魏延不想重蹈他們的覆轍,他的子女同樣是大漢子民,同樣要遵從魏延自己修訂的大漢律,同樣要遵從魏延自己修訂的軍紀,從制度上杜絕了各地將領挾兵自重的可能性,只要魏延自己不從源頭破壞,各項監督制度必能形成大漢軍民共同遵守的金科玉律。
魏延不像大多數父親那樣狹隘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非要兒女遵循世俗的成功標準,魏延在嚴格要求子女完成騎馬、射箭、擊劍、文史、詩賦之類的基礎教育之後,他們無論選擇那個方面作為人生理想,魏延都全力支援,即便是某個子女對宗教感興趣,加入了通天教做傳教士,魏延也不阻攔,只會鼓勵他在神學研究和道術施展上精益求精,有朝一日能夠做成一個天師。
後來魏延果然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加入了通天教,那個兒子並沒有拜左慈、于吉為師學習道術,而是拜徐整為師,全心研究神話傳說,竟然成了通天教的教義權威。
徐整,是歷史上東吳的太常卿,此人撰有《毛詩譜》,注有《孝經默注》,當然這兩個著作都不是魏延關心的,魏延關心的是他著作的有上古傳說的《三五歷記》及《五遠歷年紀》,據說是記載盤古開天傳說的最早著作。魏延聽說了徐整開始撰寫這兩本書,為了豐富通天教的神話傳說體系,便派人將他請來,並以教尊的身份委任他為一個大主教。
徐整的《三五歷記》上寫著:“未有天地之時,混沌狀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闢,清陽為天,濁陰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曰:神於天,聖於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一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五,甚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天氣濛鴻,萌芽茲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啟陰感陽,分佈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也。”
《五運歷年記》又寫道:“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四肢五體為四極五嶽,血液為江河,筋脈為地裡,肌肉為田土,發為星辰,面板為草木,齒骨為金石,精髓為珠玉,汗流為雨澤,身之諸蟲,因風所感,化為黎。”
後世的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基本上都是從這兩本書演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