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場上場下 (第4/5頁)
雲心若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指了指遠處一個長相一般的男生,她倆均嘆息道:“啊?!他長這樣啊。唉!”眼裡瞬間失去了大半興致,轉而看向楊廣身邊一個與班頭造型相似的男生道:“哎,你看旁邊長得挺酷的那個,看起來就像很會打的樣子”,“14班那個23號也挺帥的,還扎個髮帶”……球員們的外形隨即成了她們饒有興致的核心話題。我不反對看球是看人一說,一場精彩的比賽,球員屬偶像派帥一點看起來賞心悅目沒什麼不好,可比賽真正的看點不應該是運動能力、技術技巧、團隊協作和競技策略嗎?對於只看帥哥的花痴們,我很無語。
建國站在丁靜身邊給她當免費講解員,吳雪華則站在彭思宇身邊。我和東霞擠在其他圍觀的人群裡。不是自己班的比賽看起來輕鬆許多,有精彩的傳球或投籃就跟著叫好,不必在乎輸贏。
這是應屆生對復讀生之戰,也是老隊伍對新隊伍之戰。
這兩支隊伍的人員整齊度和總體水平都比我們班強,運球、轉身過人、投籃,動作舒展灑脫、行雲流水,替換和首發隊員之間沒有明顯的水平斷檔。12班的球員大部分是我初中或小學就認識的同學,包括開場前那個吸引盧小芳的酷酷男生,他們是打過多年球甚至配合多年的老手了,楊廣的球技也的確全面、紮實,沒得說。14班這個因復讀組建在一起才半年的班,大部分時間都關在那個比我們更壓抑的“低氣壓地獄”裡,深居簡出。他們的隊伍得分純憑出色的個人技術,我對他們的瞭解僅限於幾次月考排名榜單。他們班的絕對主力叫柳信信,這次月聯考599分,年級排名第二,是上一屆許敏他們班的尖子生。他控球能力強,善進三分,在他手裡的球幾乎沒被對手斷走過。他們另一主力比柳信信矮半頭,精準的內場投籃完全可以讓人忽略他的海拔不足。其他球員,一個善搶斷,一個彈跳力好,能輕鬆跳到對手後背的高度,搶籃板毫無難度。聶新誠不知算不算得上他們班的主力,上一場他們對13班的比賽在我們班對9班比賽賽場的隔壁,我約摸看過一會。他打球動作與建國很像,長胳膊長腿,運起球來身形左右無規律晃動,重心不穩,球離身遠,總感覺很容易被斷走,但這一場卻還沒被斷走過,傳球、運球思路清晰,是不錯的組織後衛。和他們班善進三分的其他隊友比起來投籃一般,一個三分球也沒進過,倒是進了他們班唯一一個罰進的球。
球場上,每有帥哥投籃,便引起一波尖叫。熟悉了她們尖叫規律的人僅憑女生尖叫的音訊和音量便能聽出是哪個班在投籃,投籃的人帥不帥。都是理科班,14班的啦啦隊顯然沒有12班活力強、人氣旺,沒有齊聲喊的口號,全憑我們這些看客隨機喊幾聲加油或叫好,但凡我喊得聲音大點都顯得有些突兀。兩邊都不是自己班,見不得加油氣勢上的一邊倒,同情弱者的習慣讓我加油之心逐漸偏向了14班。在我為14班加油時,東霞用手捅了捅我,指著在場上奔跑的聶新誠說:“前些天打破蔣天樂腦袋的就是他!”
蔣天樂一向有種欠欠的愛挑事的自信,他被揍是活該,不捱揍才奇怪。讓我錯愕的是聶新誠面容白皙,身形略瘦,戴半框細邊眼鏡,看起來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沒想到也會做這種暴力的、與外在反差極大的事。他運動自如,似乎並未受傷,和蔣天樂這種老油子打架,竟全身而退,這讓我對他們打架始末有些好奇起來,接著聽東霞講其中細節。果然毫無意外,橫著走的蔣天樂在小餐館為不重要的小摩擦,與聶新誠口角升級,一擊未中被反制,聶身高腿長、身手敏捷而已。
我在期待什麼?我和只看帥哥的盧小芳之流有什麼區別?我對好鬥的蔣天樂是否存在骨子裡先入為主的偏見?打架不是好事,但參與打架的人未必都是壞人。我,終究還是著相了。
上半場12班領先2分,在下半場被追平、反超。還剩半分鐘,12班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