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輕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鳳,王常見劉秀都如此了,也不好再說什麼了。
畢竟,人劉秀都願意帶少量人員突圍,把本部兵力留在昆陽,他們也不好再說什麼。
要從新朝大軍當中突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外面畢竟有十萬大軍,稍不注意,便是死無全屍的地步。
在決定好搬救兵的事情以後,劉秀立刻前去準備。
劉秀挑選了一批好馬,同時,選了一批人,和自己一起突圍出城,前去求援。
而安逸,也幸運的被劉秀挑選成為了今晚突圍人員之一。
安逸之前因為斬殺梁丘賜,被劉演嘉獎為了百將,並被劉演派到了劉秀麾下當差。
所以此次,突圍而出,像安逸這樣戰力不弱的存在,便成為了劉秀選擇的首選。
不過,安逸認為,他會成為突圍人員之一,應該是戰神空間的安排。
在入夜以後,劉秀便和宗佻、李軼、安逸等十四騎,從昆陽南門而出。
此時,王莽大軍雖然已經抵達昆陽,但是,尚沒有完全完成對昆陽的包圍。
所以,劉秀的突圍行動,進行的並不算艱難。
劉秀趕在王莽大軍完成合圍之前,從包圍圈的縫隙之間,突圍了出來。
突圍期間並沒有發生什麼戰鬥。
劉秀和安逸他們,迅速突破了王莽大軍的包圍圈,然後向定陵,郾城前進。
而對於劉秀這隊騎兵的突圍,王莽大軍的統帥王邑,並沒有在意。
一支十幾人的騎兵部隊,有什麼好在意的,要知道,王邑此時麾下有十萬大軍。
十幾名騎兵,哪怕是項羽復生,冠軍侯在世,王邑也不怕。
看著遠處那座小小的昆陽城,王邑已經在想,自己的十萬大軍,花多少時間,便可以攻下這裡。
首先,要明確一點,昆陽之戰的王莽大軍,實際上並沒有四十多萬那麼多。
關於王莽大軍四十多萬這個說法,是《漢書》當中提出的,而其他關於昆陽之戰,王莽大軍數量描述,和《漢書》有很大的差異。
比如說,《資治通鑑》雖然也提到了王莽大軍,“定會者四十三萬人,號百萬。”
但是,《資治通鑑》當中的重點,卻和《後漢書》觀點一致,“時莽軍到城下者且十萬”。
這兩部的記錄,都說王莽大軍大約在十萬左右。
而其他記錄,像《東觀漢紀》中的說法是“二公兵已五六萬到”。
《論衡》中的說法是“光武將五千人,王莽遣二公將三萬人戰於昆陽”。
從四十多萬,到三萬,這其中的差距實在過於巨大。
那麼,那麼多觀點,那個可靠呢?
《漢書》的觀點首先排除。
四十多萬軍隊,根本是不可能的。
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時間上來不及。
劉玄是二月份稱的皇帝,劉秀,王鳳他們是三月份佔領的昆陽,訊息傳到王莽那裡,王莽調集軍隊,大軍趕到昆陽是五月份。
也就是說,王莽集結大軍,發兵昆陽的時間間隔,大約只有兩個半月。
四十多萬軍隊想要集結,需要三個步驟。
一,民夫徵調需要時間。
大軍作戰,糧食補給是關鍵,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永遠的保障。
二,調集糧草輜重需要時間。
此次作戰地點是南陽地區,在之前,王莽方面的主要精力,是對付赤眉軍和其他起義軍,對於南陽方面的準備不足。
所以,想要保證南陽方面的作戰,大軍需要的糧食物資,需要重新調動準備。
三,軍隊從各地集結再趕到洛陽,再去武庫拿上兵器同樣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