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婠把要和鹽鐵司共建酒坊的事情同楊偕一說,小老頭便歡天喜地的答應了。
許是臉皮薄,小老頭在面對宋婠的時候,總是帶著幾分慚愧。
兩人一起商定,將城外郊區西部人煙稀少的一小塊地圈起來,當作官營的酒坊。
定下之後,宋婠便帶著工部的人去實地測繪。
工部有一位建築設計大師,曾經還參加過皇宮的維護和建設,宋婠知道有這麼一個人之後立馬就三顧茅廬請人出山。
“酒廠最大的是車間,然後需要分割槽,生產區、倉庫出貨區、儲藏區等等必須嚴密的分隔開來,保證環境整潔。”宋婠一一的說著自己的要求。
工部能人眾多,沒過幾天便根據宋婠的描述交出了設計圖。
那位大師不屑道:“不過一小小酒坊而。”
“麻煩大師了。”宋婠笑:“是我小瞧大師了,有眼不識泰山,先給大師賠個不是。”
若是單純只為建酒坊,宋婠直接去將作監找人會來得更加方便快捷。
見她真的給自己道歉,大師反而不自在。
“聖人客氣了。”
“李大人,朝廷準備遷都,開封依賴的是水系發達,通達天下。若是洛陽也如同開封一般,有了同樣的優勢,那豈不是再無後顧之憂?”
“李大人,您覺得拓寬洛陽與開封之間的河道是否有可行之處?”
李德庸,宋婠之所以知道他,就是因為他在水利方面頗有建樹。
他曾在將作府日任職,後來主動調去工部開始研究水利。
大家都以為李德庸本以為跨行會水土不服,但沒想到的是此人確實天賦卓倫,很快便在水利方面做出來成就。
這人大半輩子都撲在水利研究上面,自真宗晚年之後,歷來黃河水患,都是他主持修建堤壩,清理河道。
在水利工程方面的經驗,整個工部的人都比不上他。
她展開從工部檔案裡翻出來的洛陽和開封的水系圖,遞到李德庸面前。
李德庸長嘆了一口氣,他看上去已經年紀很大了,因為常年在河道上暴曬,所以面板皸裂,看上去十分黝黑,但卻精神斐爍,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臣就知曉聖人找上微臣,絕不只是讓微臣去建造一個小小的酒坊那般簡單。”
宋婠不好意思的道:“還請大師不要惱了我。”
“怎麼會?”李德庸意外的看著宋婠。
閒著過來溜達,想聽聽宋婠和李德雍在談些什麼的宋祁插進來說,“聖人,你都不知道水泥當時研究出來,我們工部最高興的人是誰?李大人!”
“當時李大人興奮了一整晚沒有閤眼。只想著如何將水泥用在河道建設上,將堤壩建得更加穩固。”
宋祁這麼一說,兩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但關係確實因此拉近了許多。
李德庸道:“聖人的想法很好,我們滿朝文武這麼多的相公這麼些年竟然從未想過這件事情,真是慚愧。
不過具體情況,還得工部去實地勘察。”
他說著越來越興奮。
只是此事若是真正做成了,開封的發達的水系網便可為洛陽屬所用。
“河道改道儀式也並不著急,畢竟遷都也需要準備個三五年,還希望老先生您能保重身體,好好的為大宋做貢獻。”
像李德雍這樣真正做實事、為百姓謀福祉的官員才值得宋婠敬佩。
“臣謝聖人。”
酒廠由鹽鐵司出錢、工部建造,酒廠內的應用裝置都是由工部提供,宋婠以技術入股,佔了四成,鹽鐵司和工部各佔三成股。
工部向來油水不足,宋婠給他們拉了一個大生意,不知道有多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