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發配回村 (第1/2頁)
泰拉石之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月盛夏,陽光如火,灼熱地舔舐著大地,空氣中瀰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熾熱感。
蜿蜒盤旋的山路上,一輛半新不舊的客車喘著粗氣,黑煙滾滾,艱難地攀爬著。車身覆滿塵土,見證了它長途跋涉的艱辛歷程。
這是一輛從長峰縣駛向柳溪鄉的長途客車,歷經五個多小時的顛簸,即將完成它的使命。再過十幾分鍾,客車將抵達終點站——碧巖村中心街道。
此刻,車內僅剩五名乘客,其中四位已沉沉入睡,唯有那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靜靜地凝視著窗外,臉上掛著一抹難以言喻的複雜表情。
這位青年名叫王逸飛,剛從魯東大學畢業,適逢國家政策轉型,全日制公招大學生不再享受分配待遇。即便畢業於國家重點的魯東大學,他也需自尋出路。
幸運的是,中國經濟在經歷全球金融危機後,正迎來新一輪的蓬勃發展,特別是沿海地區,在改革開放的浪潮推動下,經濟快車疾馳。對於真正有實力的大學生而言,要在沿海城市找到立足之地並非難事。
起初,王逸飛也夢想前往南粵或江浙闖蕩,但四月歸家時,恰好遇上長峰縣公開招募公務員。與家人商議後,鑑於公務員工作的穩定性,他決定參加考試,競聘縣府辦公室的職位。
經過激烈的競爭,加之父親四處奔走相助,他最終以筆試面試雙料冠軍的佳績,贏得了這份公務員職位,此事在碧巖村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村民們紛紛議論,王家出了個“官老爺”。
然而,當他滿懷期待前往縣人事科辦理入職手續時,卻遭遇晴天霹靂:人事科李科長神色凝重地告知他,為響應黨的號召,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引領貧困地區早日脫貧,他被安排至農村掛職一年,職務是村主任助理!
更令他震驚的是,掛職地點正是他的故鄉——柳溪鄉碧巖村!
四年大學生涯,歸來卻成了村官助理,這豈不是讓人貽笑大方?雖然編制留在縣裡,掛職期限僅一年,但在外人眼中,他無疑是從雲端跌落,成了“下鄉知青”!
一年後能否調回縣城,他心中並無把握。若真回不去,豈不是要一輩子困守在這片大山之中?得知訊息的那一刻,他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念便是:老子不幹了,去沿海打工也比當村官強!
李科長彷彿洞察了他的心思,語重心長地說:“小王,對組織的安排有意見嗎?覺得這是大材小用?”
“若真是如此,我得批評你了。”李科長目光炯炯,正色道,“我們查閱了你的檔案,瞭解到你學業優異,進入魯東大學後,各方面表現突出,更在大二便光榮入黨,足見你的思想覺悟之高。”
“能力強,覺悟高,對於這樣的同志,我們應當重點培養。”李科長嚴肅道,“派你到基層掛職,只是第一步。”
“長峰縣是個農業為主的貧困縣,作為後備幹部,不瞭解基層工作是危險的。”李科長梳理著稀疏的頭髮,“因此,你不僅要正確看待這次掛職,更要積極思考,做出實績。”
“或許你會問,既然要了解農村,為何不安排你在鄉鎮政府掛職?”李科長眯眼道,“這一點我們也考慮過,但經過深思熟慮,認為直接下放到村級組織更為合適。”
“若在鄉鎮,他們很可能只讓你從事文書工作,這與掛職初衷相悖,也不利於你主動作為。”李科長堅決地一揮手,“你必須深入最基層。”
“最後,我必須嚴肅提醒你,作為黨員,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是基本原則。此時鬧情緒或退縮,只能說明你還不夠格。”李科長嚴辭教導。
李科長的一席話,即便王逸飛心存疑慮,那句“辭職”也難以啟齒。再憶入黨誓言,他覺得辭職確有不妥,反覆權衡後,決定接受組織安排。
今日乘車歸來,並非報到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