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柳寨子莊也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在鄉道的邊上,離鄉道二三百米,迎面一座高五六十米的花崗岩石壁,陡峭光滑。
村莊的進出口在東側,有一條天然溝渠,溪水在溝渠潺潺流出。溝渠沿上是一條寬三米多石道,隨溝渠緩緩地繞了一個彎,逐漸高起,繞到石壁的後面去了。
石壁厚有四、五十米,後面朝山的部分是懸崖,從中部花崗岩石壁凹進十幾米寬,五六米高,近百米長的天然連廊,頂部凸出一個二十幾米厚的斜坡,成連廊的頂部。
從東往西,底部是十來層樓高的峭壁,中部是連廊一樣的石道向山上蜿蜒繞去。溪水在此將石壁割出一米寬,近兩米深的凹槽,雨季這裡會形成三十多米高的瀑布,旱季不細看,只聽溪流嘩嘩啦啦卻不見水。很明顯這是由洪水衝擊自然形成的。
順著石道往南走三里多地,便看到柳寨子莊一座座石頭房子石頭院牆的院落,在小溪兩側高低不平的錯落著。村莊不大,一百一十七戶人家,四百六十幾口人,就以半山坡的薄地而生。再往南山勢越發高聳挺拔,樹林茂密,一般都是打獵的採藥的砍柴的山人才進去。
縣大隊初創時並不在這裡,而是在洋河鎮西北部,那裡山勢平緩,比較富裕,條件要好一些。但鬼子刻意進山圍剿,幾次遭遇戰,縣大隊損失慘重,由高峰時一百六十七人,到現在的二十三人。後來柳寨子莊的黨員柳世斌給縣委書記蔣立濤引薦,縣大隊才遷到柳寨子莊駐紮。這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果然,縣大隊轉移到這裡,鬼子又專門圍剿了幾次,既攻不進來,又連一個人都傷不著。於是在兩端的鎮子修了炮樓,意圖把縣大隊困在這裡。
這裡太窮,飯都吃不上,縣大隊只是站住腳,快一年了也沒發展,縣委又出事了,更令人絕望。
這次據訊息說省軍區直接委派一個新的縣委書記來,直接到柳寨子莊來,直接針對縣大隊的發展。柳世斌和大隊長趙志剛是日盼夜盼天天期待。這天,山上的哨位彙報說對面山上上去一對皇協軍,不一會又彙報說對面山上下來兩個人,好像是一男一女,男的扛著東西,肯定和皇協軍遭遇了。
趙志剛立刻帶領十名戰士,下山去迎接。
走到半山腰,蘇陽和李梅都看到對面半山腰裡的村莊,掏出望遠鏡細細觀察了一陣,看到有扛槍的走動,但沒有正式軍服,不敢確認。不過這裡就有一個柳寨子莊,應該沒錯,兩人徑直下了山,拐過一個橫V字彎,上了鄉道,便遠遠看到趙大隊長他們。可相互並不認識,相隔有五百米,都停了下來。
李梅喊:“你們是柳寨子莊縣大隊的同志嗎?”
“是。”趙志剛還謹慎的問:“你們是從哪來的?”
李梅說:“我們是受軍區委派到陽城縣來工作的。”
“是新來的縣委書記。”趙志剛興奮的說了一聲,領頭向前跑去。可到近前,愣了,其他戰士也是一愣。李梅看上去也就二十來歲,蘇陽看上去不到二十歲,省軍區怎麼會派兩個孩子來工作,而且是縣委書記。
趙志剛心裡一沉,哇涼哇涼的,可畢竟是老戰士,新來的是縣委書記,軍人的禮節必須有,還是喊了一句:“立正,敬禮!”
戰士們規規矩矩的列隊、立正、敬禮。雖然他們衣衫襤褸,面色蠟黃,但還是可看出是訓練有素的正規部隊。
李梅只顧激動了,也沒回禮,伸手去和趙志剛握手說:“終於見到你們了,你就是大隊長同志?”
趙志剛是個靦腆憨厚的人,李梅這樣和他握手,他更激動加臉紅,說:“趙志剛。”
“我叫李梅,這位是蘇陽,是警衛員同志。”李梅也自我介紹說,接著掏出介紹信,“這是軍區社會部開的介紹信。”
趙志剛看了一遍介紹信,又給介紹十名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