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臺的晉靈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來不過幾個月的知府臉上愁雲密佈,他用力揉著發脹的太陽穴,似是要將手捅進自己的腦子般。
新知府原為京城官員,官途一片光明,在同輩中也算得上頂尖人物,這次外放無非是為鍍層金,好為將來返京升為主事官作準備。
他家中也有些勢力,運作了許久,來到這繁華昌盛的金雲城。
可沒想到——
沉默了不知多久,直到在場的其他人的心快跳到嗓子眼時,知府終於開口:
“......縣衙大牢什麼時候......年久失修,破爛不堪的?”
不是剛修好的嘛,還花了不少銀子。
方縣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前些日子牢房完工後,方某還特意巡視一番,怎麼就......”屋頂又破了個大洞??
破那麼老大,水缸大的洞口......
知府重重嘆出一口氣,擺手道,“行了行了,這事先不說了。你知道今早上那位欽差什麼身份嗎?”
方縣令不再糾結,敏銳察覺到此人身份有些蹊蹺,拱手道:
“還望大人明示。”
知府抬頭望向遠處,“東宮太子。”
方縣令眼睛微睜,他不過舉人出身,未曾登過朝堂,竟沒想到在這地方見到未來天子。
“你也親眼見了,太子殿下這次為的是六年前科舉舞弊一事。”
六年前,殿試之時,曾擔任鄉試主考官的一位翰林突然被參。
試題洩露,勾結考生舞弊,罪證確鑿。時隔半年方才發覺此事,聖上因此龍顏大怒,下令徹查此事。
科舉事關國本,不容任何差錯,上百條性命當眾問斬,其中不乏冤枉牽連之人......
方縣令也曾聽過此事,不過,幸好那位主考官不是金雲城的鄉試考官,唏噓之餘,方縣令便將此事拋之腦後。
“......六年前的事,還是科舉要案,如今要翻案,恐怕——”方縣令齜牙咧嘴,只覺得頭大如鬥。
又不是縣裡的父子婆媳間恩怨情仇的案子,那可是科舉啊,朝廷的顏面,無辜受到牽連只能自認倒黴。
“好了!”知府打斷方縣令的話,“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盡全力配合太子殿下將此案查明,你先下去吧!”
此事發生之時,知府正在京城,對當時的局勢感受更為深切。
......六年前科舉舞弊一案,比表面上還要複雜,與朝中黨派牽扯太深,連他在朝中擔任重臣的父親都小心行事,生怕一個不慎,被聖上怒火波及......
知府揮揮手,方縣令本想說些什麼,但看到知府果斷的樣子,也只好作罷。
“下官告退。”
待方縣令退出去後,知府身後一直沉默的師爺忽然開口:
“大人,錢御史是程閣老的學生,如今正關在大牢裡的,恐怕就是當年身死牢中的那位金玉郎......”
至於為何死去的人仍好好活在世上,思來想去,無非是尋人替死脫身。
這些手段,他們高門大戶的人家再熟悉不過了。
“金玉郎......”
知府喃喃出聲,思緒回到六年前,定格在那日午後。
當年他恰好在禮部任職,也曾見過當時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玉樹臨風,風姿綽約,唇紅齒白,擔得上是金玉其表,他的才華比之容貌更是不遑多讓。
知府至今還記得讀他文章時的驚豔。
“世事難料啊!”
知府感慨一句,心中五味雜陳,“想當年,多麼風采的人物,突遭橫禍,竟落了個無人收屍的下場。”
師爺佈滿皺紋的臉上同樣浮現出對英才遭難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