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子從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苗床上捅一些孔洞,深度8cm左右,株距10厘米左右。
將插條的下端剪成斜形的馬蹄狀,這樣可以加大剪口與扦插土壤的接觸面,利於傷口癒合,萌發根系。
用生根劑浸泡枝條生根一端,之後將枝條插入之前捅出的孔洞中,扦插完畢後再噴一次稀釋的生根劑溶液透水。再給苗床上搭設起小拱架,覆蓋一層透明的塑膠薄膜,用於保溫保溼。
這樣扦插後的插條,只要保證有足夠的溼潤度,一般一個月就會傷口癒合,萌發根系,開始生長,再經過一年,等到來年春天就能夠移入果園栽種了。
這一次擴出來的苗子遠比秋插的那次多得多,至少到了明天春天,滿足“聯合鄉果木擴繁技術小組”的積極份子們的果園是可以預期的了。
有了這批種子選手開闢出發展道路,今後大家有樣學樣,加上農科院保駕護航,發展出整個山鄉的車厘子和石榴大基地,就可以預期了。
到了三月,就在春忙告一段落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兒——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成立,並且召開了第一次會議。
這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研究、制定國家科技政策,討論、決定重要科技任務和專案,協調全國各部門科技工作的關係等。
級別相當高,小組成員包括幾位著名的科學家丁衡高、朱光亞、周光召、何椿霖、朱麗蘭。
目前制定出的幾個發展方向在後世也碩果累累,比如航天,通訊,超算,大飛機,還有一些軍事方面的專案。
這裡頭和周至有關的就是通訊和超算,不過通訊只包括網路通訊,神經元系統的算力遠沒有達到“超算”的級別,成本優勢也還沒有體現出來,不過其技術路線的理念還是引起了關注。
但是也僅僅是關注而已,起碼周至和麥小苗還沒有被叫到首都去彙報工作,而且根據李光南反饋,他們對智慧終端的興趣更大。
三月份也到了野菜生長的季節,除了漫山遍野的蕨菜芽重新從地裡冒了出來,周至還發現翻耕過的土地上,多出了一種本該備受歡迎的野菜——薺菜。
但是奇怪的事這裡的人居然不吃它們,管它們叫“兔草”,意思是隻配用來喂兔子。
而且據吉列阿比說,這個草只在年前新翻耕過的熟土上才愛長,所以在本地比較少,今年鄉里大面積翻耕了土地後,這菜才到處都冒了出來。
周至不信這裡的薺菜味道會和北方不一樣,當年自己借調北方的時候最喜歡吃的就是薺菜餃子,於是帶著麥小苗,拎著菜籃子去地裡挖回來了一大堆。
試著做了個薺菜炒雞蛋後,周至就徹底放心了,這裡的薺菜和北方的薺菜一樣好吃,甚至還要更加的細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