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4/5頁)
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場團團圍住那廣場西側擺了一張寬大的供桌,不過上面擺的卻不是三牲祭品黃紙香燭,而是一杆杆黑漆漆亮閃閃的火槍。
早年在陽穀縣廝混的時候,武凱其實就想過造火槍,可那時候手底下能信得過人實在太少,偏偏火槍如果不能形成規模,威懾力又略顯不足。
而且作為一個看慣了各種近現代槍械穿越者,對那種發射鐵丸的老式火繩槍實在是不感冒。
尤其武凱相比其它穿越者,還有額外的優勢,那就是他對二戰時期中國境內的各種常用槍械瞭如指掌,只要攻克了無煙火藥、底火和鋼材等技術要點,他完全可以跳過原始技術積累,直接上近現代槍支,甚至是自動步槍!
因此他在發展初期,便暫時放棄了普通火槍的研發製造,轉而追求更易發揮優勢的面殺傷性武器,採取虎蹲炮、大抬杆、手榴彈三者遠中近相結合的配置而事實也證明,這樣的配置在戰場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所以武凱後來也一直並未做出大的改動。
直到佔據日本、高麗,又相繼克服了無煙火藥、底火、彈簧鋼等一系列難題之後,武凱才又起了心思,想要批次製造一批步槍而供桌上那幾把形貌各異的槍,便是根據他提供的圖紙,試製出來的成品。
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分別是柯爾特m1917型左輪手槍、毛瑟手槍【駁殼槍】,m1924式毛瑟標準型步槍【中正式】、勃然式輕機槍、馬克沁重型機槍。
這五種裝備尤其是後面三種,如果能批次製造的話,蕩平宋金兩國可說是輕而易舉!
可惜的是,這些武器眼下根本沒有批次製造的可能,首先這些樣品全都是手工打造,包括作為消耗品的子彈也是一樣,有資格參與制作的都是有一定水準的匠人,產量自然不可能太大;其次,出雲縣雖然起了鍊鋼高爐,但質量卻一直不過關,能用於製造槍械的鋼材,一個月也燒不出幾百斤。
這也沒辦法,畢竟武凱前世偏科嚴重,雖然手工製作能力max,但對規模化工業生產的瞭解卻連皮毛的稱不上,能在兩三年間試製出鍊鋼高爐,已經算是超常發揮,再想讓他獨立完善細節和漏洞,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所以眼前這五件‘試製品’暫時也只能是‘試製品’而已,只有等到各方面條件成熟之後,才有可能規模化列裝到部隊。
不過就算數量稀少,也未必就一定不能發揮出作用來,譬如那馬克沁重機槍,試做個十幾挺,在關鍵時刻說不定就有扭轉乾坤的效果。
至於那兩種手槍,則可以少量配發給軍中將領,一來可以防身,二來也能當作一種榮譽象徵。
當然了,眼下它們最大的用處,就是在閱兵儀式上登臺亮相,藉以體現國家實力、凝聚愛國力量、增強民族自信心!
其實本來還應該有個‘震懾外敵’的效果,但考慮到參加這次登基大典的外國使臣,只有區區一個苟延殘喘的高麗國,這震懾效果不提也罷。
“陛下。”
見武凱將那五件‘兵刃’一一拆卸檢查完畢,袁朗便迫不及待的跳將出來,請命道:“不如就讓末將先試一試這些新式火器的成色如何,也免得登基大典上鬧出什麼紕漏!”
一旁的扈三娘也是躍躍欲試,只是她如今畢竟貴為瑛妃娘娘,也不好再親自下場舞刀弄槍。
“用不著你來。”
武凱提起那把勃然式輕機槍,將三十發容量的彈夾扣好,隨手遞給一名侍衛,吩咐道:“在三百步【四百五十米】……不,兩百步【三百米】外豎幾個靶子,你試試看這火器的效果如何。”
正常而言,勃然式輕機槍的有效射程應該在900米左右。
但根據武凱剛才的檢查,眼前這臺輕機槍可說是徒有其表,各種細節都有不同程度的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