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水路兩用城門,水門是由相距四、五米長的兩道城門組成,每道城門寬有六、七米,可以允許不超過六米高度的船隻透過。船隻從此進出,需透過內外兩重城門,兩道城門之間,沿著河流,兩邊砌有青石磚城牆,船隻進入兩門之間,城牆上士兵,可以從四面往下射箭,同時放下閘門,阻斷通路。

閘門放下,阻斷水路的閘門是用鐵皮包裹,一看就是堅硬、厚重,其上下滑動,用鐵索控制,在城樓上設有絞車,關閉時,放下絞索,上升時,拉動絞車,收縮鐵鏈,將閘門吊起,真正的易守難攻。

盤門陸門也有內外兩重,只不過兩道城門之間距離較長,約有十幾米的距離,在兩道門之間,形成了一個甕城,四周都用青石磚砌成,在城牆底部,為增強其牢固性,輔以條石為基,城牆高有八、九米,人進入甕城中,四周城牆上往下射箭,再輔以閘門關閉城門,人不得出,唯有被射殺的份。

盤門的城門上設有箭樓、垛口、射洞,一應俱全,在箭樓上有一牌匾,題額是“水陸縈迴”,以彰顯“水陸相伴,沿洄屈曲”。

陳凡看了盤門構造,心中暗暗稱讚,同時盤算起守城士兵人數來。目前守城門士兵約有兩百人的樣子,如果光是一個城門兩百,八個就是一千六百,十二個時辰都要有人把守,晚上就算五十人一班,兩班一百,總共就要兩千四百人。關鍵是姑蘇城牆太長了,四十七里,也就是兩萬三千五百米,一米一個人,那就要兩萬三千五人,加上日常巡邏的,各府衙的,姑蘇這樣一個城,要想守得固若金湯,配備兵力五萬人都是要的。

而姑蘇要是有五萬兵力,估計都城的皇帝,就該吃不下飯了。陳凡記得歷史上梁朝時,著名的侯景之亂,造反兵力也就八千人,結果攻克了都城,餓死了皇帝,可見當時都城的兵力也沒有五萬,更遑論郡城姑蘇。侯景攻克都城建康後,首先派兵攻打的就是吳郡,其中姑蘇就是吳郡的郡城,又名吳州,而且史書記載,當時吳郡防守空虛,派兵攻打吳州的不過數百人,就拿下了這座堅城,可見城牆再堅固,若無兵力把守,也是枉然。

“大兄,這姑蘇大概有多少兵力?”大兄身為吳州的參軍,是正兒八經的七品官,在陳凡想來,應該是知道的。

“你怎麼問這個?”大兄疑惑的反問。

“我看這城門附近就有兩百人左右,姑蘇有八個城門,想來駐紮的兵力不少,比咱們扈瀆縣多多了,所以想了解下。”陳凡解釋道。

“比咱們縣確實多點,但也有限,縣裡計程車兵有壹仟五百人,另外咱們父親管著壹仟人水軍駐紮在扈瀆,而整個吳郡,有五縣一郡,總兵力不過一萬五千人左右,郡城估計在六七千人。”大兄答道。

六七千人,要守二萬三千五百米的城牆,還有各個衙門,街道巡邏,這也確實挺難的。陳凡選擇了沉默,對大兄點了點頭,沒有繼續追問。

“只不知,這個時空的梁朝是否會有侯景之亂?不過,就目前來看,有些歷史到和中國古代一樣,且行且看吧。”陳凡轉眼拋棄了對歷史的糾結,畢竟以他目前的年齡、身份,想那些歷史的變遷,還是一件比較遙遠的事情。

中午吃完飯,陳凡和雅君就動身去梅園了,大兄他們去不遠的報恩寺遊玩,據說那是孫權為母親建造的一座十三層高的舍利寶塔,也是姑蘇城中最早的一座佛塔,陳凡即使不去梅園,此時也不打算去,他已經入道了,沒有正當的理由,貿然過去,萬一被道長們看到,認為去參拜,反而不好。

中午姑蘇的行人,明顯是比早晨的要多了不少,車馬行在車上,速度要慢了些,不過即使這樣,他們到達梅園的時候,申時還未到,陳凡在路上,買了些新鮮水果、茶葉,花了大概三百文的樣子,同時給了兩百文給侯風,如果晚上陸驗沒有安排他們就餐,讓侯風看著辦,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從殺豬到殺神

從殺豬到殺神

江海橫流
牛耳尖刀隨手帶,血色圍裙繫腰身。三杯入肚意氣生,先殺畜生後殺神。</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從殺豬到殺神》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從殺豬到殺神:</p>
武俠 連載 31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