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第2/2頁)
張雄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大捷。粟裕在戰後華東野戰軍高階幹部會議上,從軍事角度上作了《萊蕪戰役初步總結》的報告,著重從謀略思想和指揮藝術上總結了萊蕪戰役的經驗教訓,成為他軍事理論的代表作之一。他說,這次戰役的重要收穫之一,是進一步取得了大兵團打運動戰的經驗。關於以後作戰和建軍,粟裕強調指出,必須適應戰爭發展的需要,加速技術兵種的建設,培養掌握新式武器裝備的技術幹部,加強司令機關和參謀工作。他說:&ldo;根據戰爭發展趨勢,當敵人被殲滅到一定程度失卻進攻能力時,可能改取守勢,我將由內線作戰轉入外線作戰,由運動戰進至陣地攻擊。這就需要我們開展爆破運動,學習土工作業,加強炮兵、工兵的建設。&rdo;同時要&ldo;選擇培養和大批提拔有發展前途的新老幹部,學習各種武器的不同效能和結合使用的方法,研究對敵人新武器(如坦克、火焰噴射器等)的對策,以期在現有水平上提高一步;如仍停留在現階段上,將不能擔負起今後更重大的任務。&rdo;9
隨後,陳毅主要從政治角度作了《關於增強紀律性,反對不良傾向,加強政治工作等問題》的報告。其中說道:&ldo;這次戰鬥佈置與指揮及宿北、棗莊之戰,粟司令負主要責任,做的工作最多,最負責任。我們同意他的意見,他對於戰役勝利貢獻最大。&rdo;同時陳毅向原山東八路軍系統的將領介紹:&ldo;(粟裕)在江南江北是負總責,反磨擦、黃橋、天目山戰鬥也是負總責。在自衛戰爭中,粟司令領導的戰略區(指華中軍區),表現最好,他經得起考驗,作風老實,埋頭苦幹,成就很大。&rdo;在這裡,陳毅實事求是地指出,從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江北指揮部、黃橋戰役、天目山戰役,到華東野戰軍時期的宿北、魯南、萊蕪戰役,粟裕均在軍事上&ldo;負總責&rdo;或&ldo;負主要責任&rdo;。從而清楚地表明,粟裕是華東戰場的主要軍事指揮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