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夜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撒馬爾罕帖木兒帝國與中國有不解之緣。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要求中亞帖木兒帝國按原例進貢。帖木兒開始並不理會,1388年起才遣使進貢。1395年,明朝遣給事中傅安郭驥等率將士1500餘人赴撒馬兒罕。帖木兒撕下臉皮,把外國使節給扣了,包括中國和土耳其兩大國的;領兵東徵,大敗東察合臺汗國黑的兒火者,進而攻入阿力麻裡,焚毀其城。1398年帖木兒攻印度,佔領北部一些地區,1399年開始遠徵小亞細亞。他決定先把背後的土耳其擊敗,騰出手進攻明國。1402年,帖木兒在西方戰敗奧斯曼帝國,俘擄奧斯曼蘇丹,名震中亞。帖木兒獲大勝而不忘最終目標是中國。終其一生,幾乎與所有當時最顯赫國家作戰,取得連串輝煌勝利,&ldo;打遍天下無敵手&rdo;。去世前,他把目光注視到剛經過&ldo;靖難之役&rdo;的明帝國。時朱棣奪取帝位不久,內部反對者甚多。明國軍隊動員能力在110萬,且戰鬥力不低,城市眾多,但有完善城牆防禦體系,不易強攻。帖木兒傾國之兵準備東徵。1404年末,已經69歲的帖木兒從印度起兵,親率八十萬大軍東進,遠徵明朝,揚言要征服大明,但次年春初,中途因病去世,大軍未與明軍發生大規模交戰即停止東徵。這對於軍事愛好者來說是一個極大遺憾‐‐明朝皇帝中最為好戰的永樂帝明成祖也是一出色軍事家,國力雖因內亂致損,但軍戰力得以保持,仍不失為軍事強國。他與帖木兒交手,必定會相當精彩,而勝負難以預料。不過,如果明永樂大帝失手,狂熱的伊斯蘭教徒面對中國根深蒂固的儒教傳統會發生什麼影響,讓人不寒而慄。
很多史書載其動用軍隊達130萬,主戰部隊可能為70到100萬左右,其它為後勤,要維持這樣一支大軍,以帖木兒帝國尚不太穩定經濟供應看風險比以往要高,必須迅速擊潰明永樂軍主力獲得大量補給,閃電戰是必要的,可惜英雄遺恨!
-
這個無奈的中國人,大夢方醒,從撒馬爾罕出發,背囊裡添了哈只俾魯士甜餅五彩雞蛋發芽豆烤包子炕肉串,灌了兩羊皮袋泉水,一大葫蘆中亞葡萄酒,又買了一條花頭巾,像當地人一樣紮在頭上,滿目悲涼,強打精神,穿過突厥蒙古人國度,向中國邊境塔城進發。
-------------------------------------------------------------------------
注1 帖木兒(tiur lane),生卒1336‐1405,lane &ldo;跛子&rdo;。1336年4月8日神秘帖木兒出生於西察合臺汗國,今烏茲別克。母親是成吉思汗後代,妻子是西察合臺汗國合贊汗女兒,《明史》稱元駙馬,稱其國撒馬爾罕國。後人所知帖木兒大帝傳奇歷史,絕大部分來自其自傳《勝利書》、《帖木兒自傳》。1363年,叛亂頭目和凱雅尼王子共同對付帖木兒。帖木兒成功逃離險境。但在關鍵時刻,腿部突然受箭傷,成終身殘疾,因而得跛子綽號。1365年,海珊和帖木兒集合軍隊,在阿雷錫河畔同敵軍遭遇。戰爭在大雨滂沱之下進行,戰馬滑漉站不住腳紛紛跌倒,史稱&ldo;泥濘之戰&rdo;。1364年帖木兒把海珊扶上大汗寶座。1370年帖木兒政變殺死海珊,登上夢想已久王座,宣佈自己是成吉思汗後裔。
14世紀中葉,蒙古四大汗國除窩闊臺汗國被自己兄弟汗國吞併之外,都與後來異軍突起的帖木兒帝國有過交往,吃盡那個&ldo;跛子帖木兒&rdo;苦頭:西察合臺汗國被帖木兒推翻;東察合臺汗國五次被帖木兒帝國攻打,喪城失地丟盡顏面;伊爾汗國被帖木兒帝國滅亡;欽察汗國脫脫迷失汗與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