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2/5頁)
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物大約在15萬件以上。作為中間商,他每件獲利在10—15元之間,而他的後端還有兩個中間商,他們的利潤也跟他接近,也就是說,從常熟市場上批發出的每件服裝假如是50元的話,真正賣到末端消費者手裡的應是150元左右,如此估計常熟服裝城對國家的貢獻應超過1000億元的GDP肯定是少說的,因為在製成服裝前的加工和原料階段還有至少兩至三個利潤環節。
常熟服裝城的書記告訴我,現在這個市場帶動的就業人數約50萬人,其中一半是本地人,一半是外地人。外地人中浙江人佔了絕大多數。這個現象很有意思。都說浙江是民營經濟發育最完善的地方,但浙江人則更願意到常熟服裝城來做生意,或者在這裡生根落戶。這是為什麼·
浙江人的回答是:常熟的風水和紡織資源優勢是浙江任何一個地方都不可比的。
楊巖錫,浙江溫州人。他15歲時到上海碼頭當搬運工,後來聽說常熟招商城生意好做,於是把所有積攢掏出來在這兒租下三個攤位,寬不過1�5米,楊巖錫起初賣的是襪子,後來有錢後也批發服裝。又過幾年後他自己搞了一個叫“洋蕾”的服裝品牌,去年他的“洋蕾”牌服裝一年就銷了5000萬元,而且獲得了國家免檢產品稱號。靠常熟招商城“發”起來的楊巖錫說:常熟現在是他的“第二故鄉”,他不僅早已把全家人遷到這裡定居,而且先後投資1�5億元和1�8億元建了一個“九龍國際尾服市場”及一個物流投資公司,他說他現在的目標不僅自己每年要賺回一個億,更重要的作為一名“新常熟人”,要為常熟服裝城貢獻“綿薄之力”。
“只有把服裝城建設得越來越好,我們的事業才能越來越紅火。”常熟服裝城的幾萬個老闆,幾乎都與楊巖錫懷有一樣的心思。我知道,因為楊巖錫的成功和榜樣的力量,他在溫州老家的瑞安現在有500多人到了常熟服裝城來做生意。
“常熟服裝城不僅僅是常熟人的,光我們浙江人在這兒為生的就有20多萬人。”一位浙商告訴我。
呵,這就是一個市場的力量!
然而所有上面的這些內容我們僅僅看到的是市場的中心區域的景況,常熟的市場何止是一個“服裝城”。常熟的市場遍及每一個鄉鎮與村落……
第3節烽火小市,燎原天地
我幾次對我的朋友說,在我老家的地盤上,我何家就有一個“市”。朋友們都不相信,說我吹大牛。這也難怪,說到“市”,人們常常會把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搬出來。其實中國人最早對“市”的理解並非像現在大家所認識和了解的城市概念。
《易·繫辭下》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這裡“市”的概念,乃是“集中交易”之地。隨著歷史的變遷,“市”越來越被理解為一個行政區域概念,這是一種並不十分準確的演變。行政區域式的“市”,事實上僅為一個“域”而已。城市城市,只有有了城、有了市之後才可以稱做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在名稱的應用上,習慣用方塊字的中國人,總比用*式文字的西洋人更聰明些,並且恰如其分地用上了。早在三四千年前,古代的中國就有了“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的“市井”。秦漢時還列了一系列“市籍”、“市規”,那些有“市籍者”除必須向國家交納稅金外,在國家需要時還要從事勞役和征戍。漢高祖更明確規定,凡有“市籍者”(經商人)不得坐車、穿絲綢衣服以及攜帶武器,後來又規定商賈子女不得做官。瞧,我們的祖先就這樣聰明地意識到官商是不能同坐並行的道理。
第20章常熟的“品牌”故事(17)
還是說我們言及的“市”吧。
古人把“市”定為人與物聚集和交易的地方,這對我們今天準確理解“市場經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