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第1/2頁)
[美]傑佛瑞·迪弗/傑夫裡·迪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向和外向之間的區別與態度有關。受訊問者先是有所行動再估測結果(這屬於外向型),還是行動之前先想一想(這屬於內向型)?資訊匯總要麼是透過依靠五種感官進行資料論證(屬於感覺型)要麼是依靠直覺(屬於直覺型)。作出論斷要麼是透過客觀的邏輯分析(屬于思索型),要麼是透過憑藉移情進行選擇(屬於情感型)。
儘管塔米長得漂亮,一副運動員的體格,顯然是個很討喜的女孩,然而她的缺乏安全感‐‐還有丹斯打聽到的資訊,她過著不穩定的家庭生活‐‐使她形成了內向的性格,容易憑藉直覺行事,也容易動感情。這意味著丹斯不能用直接的方法對付這個女孩,不然的話塔米會豎起一道石牆,並且會因問題太尖刻而內心受到傷害。
最後,訊問者必須問的第四個問題是:受訊問者屬於什麼樣的說謊者個性?
有幾個型別。操控者或是&ldo;極度馬基雅弗利主義者&rdo;(這個名稱來自一位義大利政治家,據說他寫了一本關於殘酷無情的書)認為撒謊完全沒有什麼錯;他們運用欺騙手段獲取愛情或商業利益,或是達到政治或犯罪目的。其他型別包括社交性的說謊者,他們撒謊是為了取樂;還有那些適應者,他們屬於缺乏安全感的人,撒謊是為了給人留下積極的印象;最後是表演者,他們撒謊是為了掌握控制權。
丹斯認定塔米屬於適應者和表演者的混合型。她的缺乏安全感促使她撒謊,這樣可以讓她的脆弱個性堅強起來,所以她撒謊是為了我行我素。
一旦一位身勢分析家回答了這四個問題,剩下的過程就很直接了:她繼續向受訊問者提問,仔細注意那些會引發緊張反應的問題‐‐那些會透露有沒有欺騙的表現。她重複這些問題及其相關問題,再逼問下去,然後集中在謊言上,注意一下受訪者是如何處理不斷累積的緊張感的。她有沒有生氣,是不是矢口否認,情緒有沒有低落,還是試圖據理力爭讓自己走出困境?這裡的每一種狀態都要求使用不同的手段,迫使或者誘使或者鼓勵受訊問者最終說出真相。
這就是當下丹斯要做的。她身子朝前傾斜一點兒,大約離塔米3英尺的距離,這樣形成的&ldo;空間區域&rdo;雖然近,但還不至於產生逼迫感。這樣會使她有些不安,但並不會產生過度受威脅的感覺。丹斯臉上保持淡淡的微笑,決定不用那副灰框眼鏡替換黑框眼鏡‐‐她的那副&ldo;捕殺獵物的眼鏡&rdo;,戴上這副眼鏡是為了嚇唬那些作為極端馬基雅弗利主義者的受訊問者的。
&ldo;你講的很有用,塔米,你講的所有東西。我很欣賞你如此配合。&rdo;
女孩笑了笑,但她也同時朝門口方向看去。丹斯明白:她有些內疚。
&ldo;但是有一樣,&rdo;探長又說道,&ldo;我們從犯罪現場獲得了一些情況。像《犯罪現場調查》播出的那樣,你知道嗎?&rdo;
&ldo;當然知道,我看過了。&rdo;
&ldo;你喜歡哪一部?&rdo;
&ldo;原來的那一部。你是知道的,發生在拉斯維加斯的那一部。&rdo;
&ldo;那是最好看的一部,我聽說了。&rdo;丹斯從來沒有看過這個節目,&ldo;但是從證據上看似乎不是兩個人犯的案,不管是在停車場還是在海灘。&rdo;
&ldo;哦,是的,像我說過的那樣,那隻不過是一種感覺而已。&rdo;
&ldo;我曾有個疑問。你是不是聽到過撞擊聲?你看,我們也沒有找到任何其他汽車的輪胎印跡,所以我們納悶他是怎樣溜掉的。我們再回到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