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第1/2頁)
十一酒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端王頷首,他的這位兒子很是顧大局,但……
&ldo;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安府那位大小姐,屬意的是太子。&rdo;
端王妃亦是滿目擔憂,婚姻不是兒戲,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一直追著一個眼裡只有別人的女人。
封肅北明白父親母親的擔心,淡笑道:
&ldo;蕭太后近日頻頻在壽安宮召見朝臣,而二皇子和三皇子也時常在壽安宮出入。不論蕭太后的這些動作,只是為了警告太子,還是她真要做什麼,我們都要防範。&rdo;
&ldo;大學士府,必須站在太子這一邊,而安文京即將入內閣,他唯一的胞妹安顏夕,不能同二皇子、三皇子沾邊,只能同太子派繫結親。&rdo;
&ldo;既然太子殿下不娶,我娶了便是,免除後患。&rdo;
端王心中一嘆,便是默許了封肅北的選擇。
&ldo;幽州既然選了太子,就斷沒有擇二主的可能。且太子勢力,深不可測,也不容我們背主生出異心。&rdo;
封肅北對此也深以為然。
至於安顏夕,呵,只有賀霄那個蠢貨才看不出她面具之下那張偽善的嘴臉,也活該他被玩的團團轉。
如今局勢未明,要準備的,還有很多……
第72章 同行
龍船上, 議事廳。
眾太子府幕僚神色凝重,此趟南下之行,本就是為了江南水患,他們在上京城出發之前就已做好心理準備, 但真到了江南, 才得知水患之嚴重, 牽涉之廣泛,大大超乎他們的想像。
廳中諸人輪番向上首的太子奏道:
&ldo;太子殿下,江淮一帶河道淤堵日益嚴重,當令工部加派人手, 徵調民夫疏浚河道, 修堤護渠,以確保漕糧的運輸通暢。&rdo;
&ldo;距探子來報, 如今江南糧食短缺, 糧價已較年初翻了四倍不止。今年徵糧興許也會有所困難。運河淤積阻塞, 漕船到上京的速度將會大打折扣, 如若還要開倉放糧以賑災,各糧倉的儲量恐怕會不容樂觀。&rdo;
&ldo;又是糧荒,又是水災,那必有會有流民。太子殿下,兵部也應立即加派人手至江南, 以防亂民之害。&rdo;
&ldo;今年的漕糧上京,目前只有水陸交替北上,但是反覆裝卸,損耗也極大, 如今最緊要的事, 還是得先保證漕糧及時交倉, 畢竟官兵也需要糧餉。&rdo;
眾人點頭稱是,皆是對漕糧的擔憂。
&ldo;太子殿下,屬下有一個想法。&rdo;一名身著白色儒袍的青年男子起身,向上首的太子作揖道。
&ldo;講。&rdo;太子封湛將目光投向那名白袍男子。
&ldo;是,太子殿下。&rdo;幕僚鍾臨躬身後,徐徐開口:
&ldo;從江南運到上京城的漕糧,一直以來,都是將江南的糧食,集中到揚州,然後從揚州裝船,再經過運河,淮水,汴水,再到上京城。&rdo;
&ldo;此種運輸方式,運輸時間很長,一船糧食需要六七個月才能到達上京城,且途中損耗極大。&rdo;
&ldo;長途運輸,船工對各河道的情況不全熟悉,事故較多,也頻頻發生觸礁沉船的事故。&rdo;
&ldo;屬下試想,可否在各個河口,分段建造糧倉,根據各江湖水位高地和水流緩急等情況,採取江船不如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的分段運輸方法。&rdo;
&ldo;這樣一來,漕糧分別由各河系分段接運,船工們在各自的自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