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第2/2頁)
安迪·威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的旅程時,我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所以我想了個絕妙的主意,但是沒起作用。
電腦上有詳細的地圖,我以為可以靠地標來導航。結果證明我錯了,事實是:如果什麼地標也找不到,你他媽就沒法靠地標導航。
我們的登陸點在一個乾涸河床的三角洲地帶。nasa認為,這是一個可能發現微觀化石的絕佳地點。此外,水流有可能將數千里之外的岩石和土壤樣本帶來沉澱在此。只要花點時間挖掘,我們就有機會探究相當廣泛的地質歷史標本。
這對科研來說當然是件大好事,但這也意味著棲息艙所在之處是個徹底的不毛之地。
我還考慮過做個指南針。漫遊車上有很多可以產生電力的東西,醫藥包裡有針。唯一的障礙就是:火星沒有磁場。
結果,我只能靠弗波斯了。這傢伙繞火星跑得實在太快,每天都要升起和落下兩次,從西向東。這算不上是最精確的導航參考,但至少能用。
從l75開始,事情變得簡單起來。我到達一個山谷,它在西面升高。谷底很平坦,適合駕駛,我所要做的就是沿著山腳開。我以我們那位無畏的頭兒命名這個山谷,&ldo;劉易斯谷&rdo;。對於一個地質宅而言,她肯定會喜歡這裡。
三個火星日後,我穿過劉易斯谷,來到一塊大平原。再一次失去所有參照,只剩下弗波斯可以作為指引。這簡直有點象徵主義味道,弗波斯是恐懼之神,拿他來作指引,實在不是什麼好兆頭。
今天終於時來運轉,在沙漠裡晃悠了兩個火星日後,我找到了可以憑藉的參照物。這是一個直徑五公里的撞擊坑,它太小了,甚至還沒有名字。但它的確出現在地圖上,因此,對我來說,它就是亞歷山大燈塔。只要能在視野裡看到它,我就能明確自己的方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