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夫必定有名望,當卿大夫的家臣也必定有名望。&rdo;孔子說:&ldo;這只不過是出名而已,不是顯達。所謂顯達,那是要品質正直,遵從禮義,善於揣摩別人的話語,觀察別人的臉色,經常想著謙恭待人。這樣的人,就可以在朝廷和卿大夫的封地裡顯達了。至於出名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的仁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自己還以仁人自居毫不疑惑,這種人,在朝廷裡和卿大夫的封地裡也都會出名。&rdo;
【解析】孔子對學生的問題提出了反問,這在《論語》中有過嗎?沒有過。很明顯,孔子的反問說明瞭孔子對這個問題的不滿或者說不耐煩。子張的回答被孔子一頓痛斥,說是你說的那種達根本不是達,而是聞,你想要做的那種人不過是偽君子。子張所說的達,也就是他的奮鬥目標,所以孔子的回答幾乎就等於說&ldo;你就是個偽君子&rdo;。
孔子為什麼對子張如此不滿呢?一定是發生了什麼。
在孔子的定義中,聞人不一定就是好人,或者說幾乎就不是好人。
察言觀色,這個成語出於這裡。
【現實解說】名人、聞人、達人,三種名稱,定義是不一樣的。當初上海灘三大聞人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明顯是沒有學過《論語》的。如今不說聞人,只說名人與達人。不過,媒體記者喜歡自稱&ldo;新聞人&rdo;,是不是也沒有學好《論語》?
1115(1440)
子張曰:&ldo;書雲:&l;高宗諒陰,三年不言。&r;何謂也?&rdo;子曰:&ldo;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三年。&rdo;
【譯文】子張說:&ldo;《尚書》上說,&l;高宗守喪,三年不談政事。&r;這是什麼意思?&rdo;孔子說:&ldo;怎麼一定就是高宗呢?古人都是這樣。國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職事,聽命於冢宰三年。&rdo;
【解析】按理,子張提出這樣的問題,孔子應該高興,可是孔子的態度卻有些輕蔑,好像告訴子張這根本不算學問,古人都這樣的,別大驚小怪。
古時候守喪三年,父母去世,守墓三年,不能吃好的喝好的玩好的,基本上就像是國外申請破產一樣。冢宰在周初就是首相,意思就是國君守墓的時候,他就是老大,所以叫冢宰。
【現實解說】後代就沒有這樣的做法,三年之間不發號施令,你就根本沒有機會從墓地回來了。
1116(156)
子張問行。子曰:&ldo;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rdo;子張書諸紳。
【譯文】子張問出行的道理。孔子說:&ldo;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蠻貊地區也可以去。說話不忠信,行事不篤敬,就是在本鄉本土,有人歡迎你嗎?站著,就彷彿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坐車,就好像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做到這點,然後再出行。&rdo;子張把這些話寫在腰間的大帶上。
【解析】孔子的話還是直接針對子張的缺點,不過這個時候孔子認為子張的缺點已經很要命了,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這話其實都是說子張的,說是你不改這些缺點,去哪裡都不受歡迎。子張不知道是真傻還是不傻裝傻,總之就當不知道是在說自己,還恭恭敬敬把這段話記在了褲腰帶上,不知孔子當時是被感動了還是覺得好笑。
【現實解說】出門在外,一不要露財,二不要貪財。要小心謹慎,不要出格不要詐騙,因為你也不知那裡的水多深。禍福無門,唯人自召。沒有害人之心,則別人也不會輕易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