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2/3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編了《詩經》。五年之後,在弟子冉有和子貢的努力下,說服魯國當政的季康子邀請孔子回國,於是孔子終於體面地回到了魯國,結束了長達14年的流浪生活。從孔子第一次離開魯國去衛國,到最終回到魯國,這段歷史,被稱為周遊列國。
這期間,孔子的思想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原先對於禮樂的執著有所降低,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研究人際關係的問題上,反映了他比從前更為務實的生活態度。
在孔子最後一次回到衛國之後,他對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前途不再抱有幻想,於是降低了自己的政治標準,鼓勵弟子們去出仕,即便是做他曾經最看不起的&ldo;家臣&rdo;。孔子從理想主義回歸到現實主義,回到魯國的孔子已經完全不是當初離開時的那個孔子了。
51(137)★★
子曰:&ldo;魯、衛之政,兄弟也。&rdo;
【譯文】孔子說:&ldo;魯和衛兩國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樣。&rdo;
【解析】這是孔子前往衛國的時候說的,意思有兩個。第一是說國君,魯國開國國君伯禽的父親周公與衛國開國國君康叔是同母兄弟,因此兩國在血緣上相當親近;第二則是說政治,兩國都是在周公的指導下建國,政治上比較接近,如兄弟一般。孔子這樣說,實際上是給自己打氣,想說明自己對衛國的情況其實也很清楚,能夠把衛國治理好。但實際上孔子在這一點上是錯的。
衛國是周商混血的國家,文化上比較重視商業,而魯國重視農業。衛國地處強國之間,國際生存環境比魯國糟糕得多,因此衛國人也更加靈活務實。因此,魯衛兩國的政治即便不是南轅北轍,也完全談不上兄弟之政。正因為判斷上的錯誤,孔子沒有摸清衛國政治的脈絡,到了衛國之後無法向衛國國君提出任何有針對性的建議,被衛國國君冷淡,失去了在衛國發展的機會。
理想主義者孔子犯類似的錯誤比較多,常常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去看待問題,因此處處碰壁。孔子以一個魯國人注重親情強調裙帶的思維方法去理解世界,註定了無法得到認同。
【現實解說】想當然是很危險的,基於想當然所作出的決定則更加危險。按照孔子的方法,如今的英國和美國就是&ldo;兄弟之政&rdo;,實際上都是南轅北轍。現代商業社會,市場調查是必做的功課,基於歷史想像所做出的結論往往是錯誤的。
52(95)
子畏於匡,曰:&ldo;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rdo;
【譯文】孔子被匡地的人們所圍困時,他說:&ldo;周文王死了以後,周代的禮樂文化不都在我這裡了嗎?上天如果想要消滅這種文化,那後人就再也見不到這樣的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滅這種文化,那麼匡人又能把我怎麼樣呢?&rdo;
【解析】孔子臨危不懼,儘管身處危境,依然泰然自若。孔子本是不講天命的人,此時講天命,也是給自己壯膽,給弟子們打氣。
孔子在衛國看不到前途,於是決定前往陳國。途中路過宋國匡地(今河南省長垣縣),這裡原本是宋國的土地,後來被鄭國侵佔。八年前魯國的陽虎曾經在晉國的命令之下攻打鄭國,拿下了這裡。可是魯國和鄭國之間隔著宋國,於是魯國把匡地送給了宋國。所以,這裡現在屬於宋國。當初,陽虎率領魯軍佔領這裡的時候,對當地百姓十分殘暴,因此匡地人都對陽虎恨之入骨。可巧的是,孔子長得很像陽虎,因此被匡地人認為就是陽虎,將孔子師徒包圍了五天。好在最後匡人知道這時候陽虎還在晉國呢,圍錯了人,這才放了孔子師徒。不過,經此一難,孔子不敢再往前走,匆匆忙忙回到了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