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第2/3頁)
[美]埃德加·斯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被害]、鄧中夏、張國燾[現紅軍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羅章龍、劉仁靜[現為托洛茨基派]和其他一些人。在廣州是林伯渠[現任蘇維埃政府財政人民委員]、彭湃[一九二七年被害]。王盡美和鄧患銘是山東支部的創始人。
同時,在法國,許多勤工儉學的人也組織了中國共產黨,幾乎是同國內的組織同時建立起來的。那裡的黨的創始人之中有周恩來。李立三和向警予。向警予是蔡和森的妻子,唯一的一個女創始人。羅邁和蔡和森也是法國支部的創始人。在德國也組織了中國共產黨,只是時間稍後一些;黨員有高語罕,朱德[現任紅軍總司令]和張申府[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在莫斯科,支部的創始人有翟秋白等人。在日本是周佛海。
到一九二二年五月,湖南黨‐‐我那時是書記‐‐已經在礦工、鐵路工人、市政職員、印刷工人和政府造幣廠工人中組織了二十多個工會。那年冬天,展開了蓬蓬勃勃的勞工運動。那時共產黨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學生和工人身上,在農民中間工作做得非常少。大部分大礦的工人都組織起來了,學生幾乎全陣列織了起來。在學生戰線和工人戰線上,進行了多次的鬥爭。一九二二年冬天,湖南省長趙恆惕下令處決兩個湖南工人‐‐黃愛和龐人銓,這引起了廣泛的反對趙恆惕的宣傳運動。被殺死的兩個工人之一黃愛,是右派工人運動的一個領袖,以工業學校學生為基礎,是反對我們的。可是在這次事件以及其他許多鬥爭中,我們都是支援他們的。無政府主義者在工會當中也很有勢力,這些工會那時候已經組織成為湖南全省勞工會。但是我們同無政府主義者達成妥協,並且透過協商,防止了他們許多輕率和無益的行動。
我被派到上海去幫助組織反對趙恆惕的運動。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黨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我本想參加,可是忘記了開會的地點,又拽不到任何同志,結果沒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動工會的工作。第二年春天,湖南發生多次罷工,要求增加工資,改善待遇和承認工會。大部分罷工都是成功的。五月一日湖南舉行了總罷工,這標誌著中國工人運動的力量已經達到空前的地步。
一九二三年,共產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作出了有歷史意義的決定:參加國民黨,和它合作,建立反對北洋軍閥的統一戰線。我到上海去,在黨中央委員會中工作。第二年[一九二四年]春天,我前往廣州,出席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三月,我回到上海,在共產黨執行局工作的同時,兼任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委員。其他執行委員,有[後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的]汪精衛和胡漢民。我和他們共事,協調共產黨和國民黨的行動。那年夏天,黃埔軍官學校成立了。加倫擔任該校顧問,其他蘇聯顧問也從俄國來到。國共合作開始具有全國革命運動的規模。那年冬天我回到湖南休養‐‐我在上海生了病。但在湖南期間,我組織了該省偉大的農民運動的核心。
以前我沒有充分認識到農民中間的階級鬥爭的程度,但是,在[一九二五年]&l;五卅&r;慘案以後,以及在繼之而起的政治活動的巨浪中,湖南農民變得非常富有戰鬥性。我離開了我在休養的家,發動了一個把農村組織起來的運動。在幾個月之內,我們就組織了二十多個農會,這引起了地主的仇恨,他們要求把我抓起來。趙恆惕派軍隊追捕我,於是我逃到廣州。我到達那裡的時候,正逢黃埔學生打敗雲南軍閥楊希閔和廣西軍閥劉震寰。廣州市和國民黨內部瀰漫著一片樂觀氣氛。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之後,蔣介石被任命為第一軍總司令,汪精衛任國民政府主席。
我在廣州擔任《政治周報》的主編,這是國民黨宣傳部出版的一個刊物。後來它在抨擊和揭露以戴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