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第1/3頁)
[美]埃德加·斯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我認為他的基本特點就是天性極端溫和,&rdo;當別人請他的妻子康克清談一談她認為她的丈夫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性格時,她說道:&ldo;其次,他對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負責。第三,他喜歡跟一般戰鬥員生活打成一片,經常和他們談話。
&ldo;朱德對弟兄們說話非常樸實,他們都能聽得懂。有時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幫助農民們種莊稼。他常常從山下挑糧食到山上。他非常強健,什麼東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沒有什麼特別愛吃的東西,因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點鐘不睡,早晨總是五、六點鐘起床。
&ldo;他喜歡運動,但是也喜歡讀書。他仔細訂出讀書計劃,熟讀政治、經濟的書籍。他也喜歡跟朋友們談天,有時也開開玩笑,雖然並不象毛澤東那樣幽默。他一般沒有脾氣,我從沒有跟他吵過嘴,但他在戰鬥中卻要發怒。打仗時朱德總是在前線指揮,但沒有受過傷。&rdo;
我沒有會見朱德的好運氣,因為當他到達陝北的時候,我已經離開了。幸運的是朱德馬上就被全世界作家所注意,我現在竟有機緣得到一些最近的材料。&ldo;西安事變&rdo;以後,就有人到蘇區去訪問,韋爾斯女士是第二個會見中國紅軍領袖的外國人,康克清上面這番話就是對她說的。下面簡述的朱德自傳,是朱德親口對韋爾斯女士說的,這改正了過去許多不確的記載。它裡邊沒有富有戲劇性的敘述,這對於朱德是不公平的。正如韋爾斯女士所說,&ldo;朱德決不會寫出一部自傳,因為他以為自己個人不能離開他的工作而存在。&rdo;但作為他的生涯的真實記載,下面的自傳仍有無限的價值。
朱德這樣敘述他一生的經歷:
&ldo;我於一八八六年生在四川儀隴縣一個叫馬鞍場的村子裡。我家是窮苦的佃農。為著一家二十口的生活,我們租了二十畝田。我六歲時,進了一個丁姓地主的私塾。他要我繳學費,而且待我很壞,好象這是慈善事業似的。我在家裡吃飯睡覺,每天走三里路上學。放學後,我幹各種活,如挑水、看牛等等。我在這傢俬塾裡讀了三年書。
&ldo;後來在地主的壓迫下,我們這個大家庭無法再過下去了,為了經濟上的原因分了家。我被過繼給一個伯父,到大灣去跟他同住。我自己的父親待我很壞,但這個伯父卻受我如同親生兒子一樣,送我上學唸了六、七年古書。全家只有我一個人受教育,因此我一面讀書,一面又不得不幹各種活。
&ldo;我在一九〇五年考過科舉,在一九〇六年到了順慶縣,在一個高等小學裡讀六個月書,又在一個中學裡讀六個月。一九〇七年,我到成都,在一個體育學校裡讀一年書,後來回到故鄉儀隴縣,在本縣高等小學裡教體操。一九〇九年,我到雲南的省會雲南府,進了雲南講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發生後才離校。我的志願總是想做個軍人,而這個講武堂恐怕是當時中國最進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學生很嚴格,我竟被錄取,因此感到非常高興。
&ldo;我一向崇拜現代科學,覺得中國需要一個產業革命。我小的時候,太平天國的故事給我很大影響,這是織布匠和別的走村串寨的手藝工人講給我聽的。他們在當時是新聞的傳播者。由於有革命的傾向,一九〇九年我進講武堂不到幾星期,就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
&ldo;一九一一年,我當時是個連長,我隨有名的雲南都督蔡鍔率領的滇軍參加推翻清朝的革命。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是十月十日在武昌開始的,二十天後,雲南也舉行了起義。我在同年被派往四川,與清朝總督趙爾豐作戰。我們打敗了趙爾豐,次年四、五月間回到雲南。一九一二年下半年,我被任為雲南講武堂學生隊長,在校裡教授戰術學、野戰術、射擊術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