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先字孔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數百顆人頭,被築成京觀,堆築於襄平城外,震懾宵小。

李滿打馬穿梭於百姓之間,抬手向南指了指,道:“城南二十里外,設有粥棚,每日供以麥粥果腹,每日十石,先到先得,去晚了可就沒有了。”

百姓不疑有他,紛紛拉家帶口向南方行去。

李滿之策與李楊向自己提出的建議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裡有幾個關鍵詞,必須要注意一下,城南二十里施粥,每日限量十石,先到先得,過時不候。

論腳力,老弱與青壯之間,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此舉,即可達成賑濟青壯的目的,又不會弱了自己的名聲,堪稱兩全其美之法。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在災難面前,青壯貴,老弱輕,這是亙古不變的自然法則!

值得一提的是,李滿言罷,竟然無人發出質疑的聲音,這便是名望帶來的好處。

人的名,樹的影,李滿之名,在遼東郡內,如同聖旨一般,甚至猶有過之。

李滿在遼東郡內的聲望幾乎達到了空前絕後的程度,在遼東百姓看來:府君怎麼說,咱們怎麼做便是。

李滿的名聲正在以極快的速度,蔓延至整個幽州。

李滿之名,對內,是為清名,而非威名,對外,則為威名,靠人頭積攢出來的威名。

李滿並無非分之想,更無不臣之心,李滿之心,天地可鑑,百姓看在眼中,天子亦看在眼裡,在劉宏看來,李滿是一位值得信任與託付的耿耿忠臣。

李滿領兵出城之時,身著官袍,並未穿戴甲冑。

可當他打馬回城之後,卻命人助自己頂盔摜甲,而後點齊一千兵馬,徑直向北而去。

臨行前,李滿命人代自己向李楊幾人傳話:“烏桓寇邊,為父去去便回,若想觀戰,可令王福隨行護衛。”

習武一途,勤加苦練固然重要,但是,若能親臨戰場去看一看,感受一下戰場的氛圍,體會一把身臨其境的感覺,對習武之人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李楊幾人自習武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也該去感受一下戰場上的血雨腥風了。

老話說的好: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若是一上戰場就嚇得尿了褲子,那還不如趁早打消了習武的念頭。

李虎早已躍躍欲試,不住的摩拳擦掌,一臉的急不可耐。

韓豹亦是雙眼泛光,目光灼灼的望著李楊,只待李楊一聲令下,便要徑直向北而去。

李楊並未急著做決斷,而是側頭看向福伯,皺眉問道:“此行是否有危險?”

福伯聞言微微躬身,搖頭道:“三位公子可直入新昌縣觀戰,新昌縣與望平縣相距百十里,是以,並無危險可言。”

“啊?”,李虎一驚一乍道:“父親不是說讓吾等前往望平城下觀戰嗎?為何要如縮頭烏龜般躲進新昌縣啊?”

“哎呦!”,李虎話音剛落,便吃了李楊一記暴慄,見李虎揉著腦袋的滑稽模樣,李楊好笑道:“父親只說讓吾等感受一下戰爭的氛圍,並無讓吾等踏足戰場之意,你可莫要會錯了意。”

李虎不服氣道:“可新昌與望平之間相隔數十里,實在無趣的很。”

李楊作勢要打,李虎見狀連忙一個側身閃開,李楊沒好氣道:“去不去?給句痛快話。”

“去!去!去!何曾說不去了。”

搞定李虎之後,李楊看向韓豹與王良,二人見狀連忙表態:一切唯兄長(公子)之命是從。

李楊滿意的點點頭,對福伯道:“有勞福伯。”

“不敢。”,王福躬身行禮道:“馬車早已備好,隨時可以出發。”

福伯話音剛落,李虎一個箭步便竄了出去,韓豹緊隨其後,王良則是與李楊一同不緊不慢的走下城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秦將

秦將

起飛的東君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戰國之末,亂世行將結束,他重生後卻成了荊軻車隊中的一員。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親身參與荊軻刺秦的千古大戲,他將如何抉擇?</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秦將》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秦將:</p>
仙俠 連載 1668萬字
人工希望和天然幸運

人工希望和天然幸運

菁鏡
關於人工希望和天然幸運: 神日一人論設定1.彈丸論破2和文豪野犬為主的綜漫同人。2.七十七期群穿。3.cp狛日狛都行,其他人隨意。(實際上作者懶的浪費筆墨寫,就按原著關係寫的)4.不是推理小說5.咒術回戰世界更新中……
仙俠 連載 5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