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術在浩瀚的道法中,只是小道,往往被觀中的弟子給忽視,故聲名不顯,餘有幸跟隨白師父學習,接觸到了占卜之術,好在記憶和理解力尚可,才被師父們看重。”要說記憶和理解,有“承引”的幫忙,道觀教的南斗算術可以說是倒背如流,通篇理解透徹,當下陳凡就拿出了自己目前最大的優勢進行應對。
“哦,小娃娃,你可說錯了,這占卜之術可不是小道,其又名易道,是大道的一種,不過以凡人之軀去妄測天意,往往命短福薄,故修習者甚少,而且凡是涉及到天機的經文,都是晦澀難懂,最難的就是理解,既然你自認理解力尚可,不如讓老道考考你,看你的理解有幾分是經文字義?”這修老道倒是毫不客氣,先直言指出陳凡語言中錯誤的地方,然後就要以考核名義讓陳凡當眾出醜,其實是想打真武道觀的臉。
陳凡聽得觀主的讚譽,不僅沒有欣喜,而是沒來由的心頭一緊。一來,在這場面上,陳凡是不願出頭的,觀主的表揚,在陳凡看來,那是給自己招來他人的妒忌,一個不好,就會惹禍上身;二來,觀主說的是文道,並不是棋道。據陳凡所知,棋道只是文道中的一種,與文道比較起來,那是小道,而文道卻是大道,要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包含了經、詩、禮、畫等學識,說他對文道有心得,那是抬舉他了,陳凡內心絕不敢受,但是在這場合,觀主又不是對他說話,雖然想要謙讓,但此時也只好當作沒聽見,面上依然保持著恭謹的神情,不露絲毫異常。
要說陳凡對文道的瞭解,還得提下天機閣,在那裡學習占卜,離不開對歷史的瞭解,陳凡就是在那個時候,知道了這個世界大概的歷史,也知道了什麼是文道。
中國歷史上的五帝時代,即使是史書,也記述不詳,陳凡只是聽過些傳說,與這個時代所說的上古時代是否有差距,自然是無從比較,但是對於五代之後的歷史,陳凡倒是略知一二,中國建立第一個朝代夏朝,到南北朝前的發展,倒是與這個時代差不多,也有秦、漢、晉等朝代。只不過在晉朝前,除了沒有出現秦始皇焚書坑儒外,其餘大事上,基本與中國古代保持了一致,也有劉邦、項羽這些人物,至於小事上的偏差,就不是陳凡的歷史知識所能掌握的了。
不過,由於沒有發生焚書坑儒,延續了春秋時代的百家爭鳴,使得棋道在這一背景下得以發展,有了以棋品論官階的品級制度。而百家爭鳴,又把修煉體系分了兩大道,就是文武二道,其中武功、修仙法術歸為了武道,其餘修煉稱為文道;在百家中,儒家、道家和釋家,由於不僅修習長生之法,還講究教化眾人,普渡眾生,故這三家又合稱玄門,玄門較技,誰為第一,指的就是這三家的爭鬥。
在晉朝後,北方由魏統治,南方則經歷了宋、齊,到了現在的梁朝,歷史脈絡雖然與中國古代差不多,但是人物名稱卻偏差了許多,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在這世界開國皇帝的名字為劉玉,其餘人物名稱,與陳凡所知的也大致不同,可見在晉朝後,人物已經與陳凡所知的歷史人物偏差了許多,這讓陳凡對這個世界的起源充滿了好奇,但有一點讓陳凡肯定的是,這裡並不是中國的古代。
當然,言歸正傳,場中的交談在繼續。
只聽被觀主稱修真人的接話道:“哦,小小年紀就對文道有心得?那倒是難得。不過這文道博大精深,涉足極廣,不知這位小道士擅長哪些方面?”
“對棋道和詩律略有所長,而且對占卜也有些心得,這次去京都,就透過了棋力四品的認定。”觀主答道。
對占卜有心得!陳凡聽了這話,猛然有些醒悟。他在回來之後,將在天機閣中學習占卜的事,向師父做了彙報,不過可沒說對占卜有心得,也沒說加入了天機閣,只是說在詩會偶遇梅山三老,梅山三老見他天資不錯,讓他去天機閣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