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2/3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版,1940 年
他在1939 年並不打算參戰;部分因為對德國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部分似乎是由於義大利還沒有準備就緒,因之雖然要想讓一個賭棍在最後一著不孤注一擲是不大可能的,但很明顯至少在初期必須小心從事。義大利的煤、鐵、石油以及幾乎所有其他原料,都依賴國外進口;1939 年9 月,這些原料和已製成的軍火的儲存量是微乎其微的。在經濟作戰部內有一些人善於鼓吹這種觀點,即義大利作為一個自己承認的非交戰國,已使它有義務全面執行某種形式的封鎖,這種形式將阻止義大利援助軸心國,甚至還會阻止它最終參戰。不管義大利的資源狀況如何,這些考慮看來未必能阻止墨索里尼在時機一旦成熟時進行干涉,而盟國政府則寧願將義大利作為一個真正中立國對待,並探求與其達成一項協議的可能性。因此,對義大利僅僅採陰了通常的封鎖措施。這就是說,儘管盟國禁運品管制當局竭力偵察和扣留運往德國的物資,義大利還是能為其本國工業不受約束地繼續進口。最初,義大利人以驚人的心平氣和的態度忍受了因封鎖而引起的不可避免的遲延和麻煩,但是到1939 年10 月後批評之聲就與日俱增了。報刊上時斷時續,有時很激烈的宣傳,煽起了人們的不滿情緒,並且正如當時報導的那樣,幾乎使墨索里尼暴跳如雷。英國人作了一些讓步,允許義大利人廣泛使用&ldo;退還&rdo;保證,1義大利第一流的班船&ldo;雷克斯&rdo;號和&ldo;薩沃亞伯爵&rdo;號,只需停留幾小時就被允許透過直布羅陀海峽。1939 年12 月底,經濟14 作戰部作為一種&ldo;慶祝聖誕節姿態&rdo;,同意只要義大利進口商保證不將這些貨物重新出口,就可發還依據退還保證被扣的義大利貨物。這樣一來暫時緩和了緊張局勢,齊亞諾似乎在一個短暫的時期中對義大利應&ldo;自己管制禁運品&rdo;(即簽署一項戰時貿易協定)這種想法發生過興趣。然而這種解決辦法被墨索里尼否定了,爭論一直繼續下去。可是,英國竭力想討好義大利政府,於是就兩國間簽訂一項一般性的貿易協定進行廣泛的磋商。直到1940 年2 月,義大利官員和實業家熱情採納了這些建議,這使英國削弱軸心國的希望又活躍起來。12 月,義大利政府得到通知說,英國願意在1940 年期間向義大利花費二千萬英鎊;翌年1 月,英國內閣同意,必要的話,這個數字可提高到二千五百萬英鎊,雖則這項決定並未通知義大利。義大利人似乎準備向英國提供飛機引擎和材料、糧食、大麻、汞以及其他物品。作為交換,他們要求輸入範圍甚廣的產品,其中包括煤、現有定額的紐芬蘭魚、橡膠、銅、鎳、錫、黃麻、礦物油和穀物。這些物資對義大利重整軍備顯然用處很大。只要義大利樂意提供飛機、火炮以及其他裝備,英國政府是願意作成此筆交易的。裡卡爾迪在2 月3 日說,義大利的經濟狀況是如此糟糕,以致不得不硬著頭皮接受英國的條件;但在日,墨索里尼卻拒絕了這些條件。從英國人的觀點來看,拒絕出售武器和裝備是對誠意的一種考驗;由此看來,似乎無可置疑墨索里尼到一定時候就會投向德國。運往義大利的德國煤直至那時為止都是允許從鹿特丹啟運,但到3 月初就被制止了;1儘管英國人在5 月份為重新開啟談判僵局還作出了最後一分鐘的努力,但是使義大利擺脫德國控制的希望在2 月就已成為泡影。就在2 月7 日墨索里尼的決定發表後不1 1939 年9 月和1940 年4 月之間,中立國船主經常向經濟作戰部提出這種為他們所接受的保證。中立國被允許將可疑的貨物運往中立國目的港,但須保證,如果這些貨物經禁運品管制委員會考慮決定,應作為禁運品處理時,即必須將其運回到盟國港口。1 英國專家嚴重地低估了德國能夠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