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第2/3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ash;347 頁;美國版,第5 卷,第392‐393 頁。3 馮&iddot;巴本:《回憶錄》,第506‐507 頁。
其充分的防禦工具以防止德國的大規模進攻,並要為它在巴爾幹半島進行軍事合作制定某種方案(最近土耳其的時事評論員一直就在鼓吹重新建立一個更強有力的巴爾幹半島協約國組織來維護各成員國的獨立,防止外部的侵略或分裂性滲透)。1這時,梅內門吉奧盧似乎還暗示,只有當盟國預期在西歐的登陸實現後兩星期並被證實已告成功時,土耳其才可能參358 戰。2 在德黑蘭會議上(1943 年11 月28 日‐12 月1 日),史達林聯合羅斯福一起反對邱吉爾的主張,堅持要優先在西歐發動進攻,而以在東地中海的戰役為輔或乾脆予以排除。3不過這種想法,當在會議期間伊諾努總統被邀到開羅同羅斯福和邱吉爾會晤時,4並沒有讓土耳其政府知道。和上次召開阿達納會議之前的情況不同,這一次會晤他並未表示總統出國要受到憲法上的限制;下面這件事或許很能說明土耳其政府的神經過敏:因為就在12 月2 日,土耳其使團動身去開羅的前一天,美、英駐土耳其大使被告知說土耳其政府決定釋放關押在安那託利亞東部拘留營中的一千五百名囚犯,這些囚犯幾乎都是基督教徒和猶太人,他們因為逃避繳付國家向他們徵收過重的資本稅而被送到那裡服苦役。從羅斯福和邱吉爾兩人的&ldo;友誼競賽&rdo;,競相派出私人飛機去接伊諾努和梅內門吉奧盧到開羅開會這一點上,就可看出在土耳其參戰問題上英、美兩國的政策分歧。當邱吉爾在會議期間(12 月4‐6 日)繼續極力對土耳其施加壓力,要它在巴爾幹未來的對德戰鬥中與英國更加緊密合作的當兒,根據官方記錄,羅斯福卻在一次講話中說,土耳其政治家們不願被別人弄得措手不及,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土耳其仍然懷疑英國僅僅是想利用它的國土,而沒有充分考慮過其可能給土耳其帶來的後果。當會談似乎已陷入僵局時,邱吉爾本人單獨和兩位土耳其政治家舉行了另一次會議,最終商定由土耳其在使用空軍基地問題上迅即作出決定。雙方同意,在土耳其政府役作出決定以前,在機場應做好包括裝置防空雷達在內的各項準備工作;雙方還同意應制定一項共同作戰計劃,並對土耳其作為交戰國參戰後一般政治上的影響問題進行研究。與此同時,由於竊取到了安卡拉英國大使館的檔案,馮&iddot;巴本對英國人的談判情況已心中有數,他警告梅內門吉奧盧,如果土耳其依順英國的要求的話,將&ldo;不可避免地招致德國的報復&rdo;,而這種報復&ldo;最起碼的後果將是&rdo;伊斯坦堡和伊茲密爾的&ldo;徹底毀滅&rdo;。他揚言還知道土耳其政府12 月12 日給英國的答覆,內容大意是由於&ldo;給土耳其軍隊供應的物資根本不夠用&rdo;,因此他們不能承擔義務。為了防止德國空襲土耳其的薄弱地區,英國提出,在安納託利亞西部建立十八個英國皇家空軍中隊和十個防空團,1943 年12 月28 日,中東司令部又派出了一個軍事使團赴安卡拉,討論在土耳其實際參戰前,使這批英軍的大部分進入士耳其的問題;考慮有必要這樣做,1 納奇布林‐休格森,前引文,第196‐197 頁;並見《概覽,1939‐1946 年:戰時中東》,第457‐458 頁。2 在馮&iddot;巴本:《回憶錄》第512‐513 頁中,他詭詐地引用了納奇布林一休格森發給外交部的一份電文。德國駐安卡拉大使透過安插在納奇布林-休格森處當僕人的德國間諜之手,開始獲得英國大使來往信函的影印本[見l&iddot;莫於希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