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第1/3頁)
千斤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39年5月,敵酋岡村寧次調集10餘萬日軍進犯隨縣、棗陽。他率三十三集團軍從外線夾擊敵人,並率領騎兵第九師及總部手槍營出敵不意,冒險東渡襄河(漢水的一段),攔腰截擊敵軍主力,在田家集大敗日軍,取得了襄東戰役的勝利。
1940年5月,日軍集結重兵向宜昌發動進攻。他率部從右翼打擊向棗陽地區進犯的日軍主力。出擊前,召集軍事會議,鼓舞士氣,全軍士氣高昂,與敵激戰,連連告捷。3日,右翼兵團長壽店陣地被突破之後,張自忠決定在7日率領第74師至河東以增援第38師與第179師。臨行前張自忠寫了封信給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內容是:
&ldo;仰之我弟如晤:因為戰區全面戰事之關係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後,如能與38d、179d取得聯絡,即率該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設若與179d、38d取不上聯絡,即帶馬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做好做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後或暫別或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小兄張自忠手啟五月六日於快活鋪&rdo;
5月7日,率總部手槍營和七十四師的兩個團,從宜城東渡襄河,給敵人以極大威脅。日軍調集主力,折回反撲。經過七、八天的苦戰,部隊減員甚重,糧彈兩缺。5月16日,被困在南瓜店的杏兒山,缸子口。從早晨到中午,他奮勇督戰,不肯退避。在戰鬥中,肩部中彈,仍指揮若定。18日,日軍衝上杏兒山,他身中七彈,仍呼喊&ldo;殺敵報仇&rdo;,為國為民流盡最後一滴血。1940年5月28日,國民政府為他舉行國葬。中共中央在延安也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並在祭文中給以高度評價。1956年以來,人民政府幾次撥款重修了南瓜店等地的張公祠、衣冠冢、殉國處紀念碑。在重慶北碚梅花山,還建立了張自忠將軍陵園和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館。
張自忠-投筆從戎
張自忠手跡1911年10月,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發動的武昌起義,引發了全國規模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辛亥革命。一時間,革命浪潮激盪全國,腐朽的清政府搖搖欲墜。
這一年的冬天,張自忠考入了當時中國北方有名的法律學校天津北洋法政學堂。臨清雖號稱&ldo;小天津&rdo;,但畢竟不能和真正的天津相比。天津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鮮,學校中的進步思想和革命氣氛尤其令他興奮。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和&ldo;驅除撻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rdo;的資產階級革命政綱。這些振聾發聵的進步思想在他原本只知孔孟的頭腦中增添了嶄新的內容,對他日後的成長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武昌起義後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使張自忠興奮難捺,沸騰的熱血已不容許他安坐在學堂裡讀書了。1911年底,張自忠秘密加入同盟會,親身投入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
當時,濟南有一所&ldo;山東省法政專門學校&rdo;,校長丁惟汾是山東同盟會的負責人。1911年,他聯合各界進步力量迫使山東巡撫孫寶琦宣佈獨立。一時間,山東出現了和平革命的大好形勢。張自忠聽到這個訊息,便由天津逕自來到濟南,轉入山東法政專門學校,投身於山東的革命浪潮之中。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山東的獨立只不過是縣花一現。袁世凱憑藉北洋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支援,篡奪了辛亥革命的果實,山東的獨立也被取消。隨後,袁世凱指派親信入魯捕殺同盟會員,革命黨人在山東掀起的革命浪潮被徹底平息了。革命黨人軟弱無力和慘遭殺戮的命運使張自忠意識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僅靠坐在學堂裡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