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3/4頁)
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吳王僚大吼一聲,仰面倒地而亡。這位對吳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國君來不及細想就一命歸西了。
兩旁的武士也出手迅速,一擁而上,刀戟齊下,將專諸砍為肉醬。廳堂中出現了片刻的沉默。吳王僚的鮮血沾滿了案几,也擾亂了親信和武士們的正常思維。在這一短暫而關鍵的時間裡,這些人是有機會突圍而出,和府外軍隊會合,扭轉局勢的。但良機在他們的面面相覷中流逝了。公子光聽到廳堂的響動後,率領伏兵撲向廳堂。吳王僚帶來的人很快就被盡數剿滅。府外的伍子胥也消滅了周圍的王宮衛士,趕進府中和公子光會合。
公子光、伍子胥兩人戎裝在身,率軍進宮。匆促召集的大夫們紛紛見風轉舵,表示擁戴公子光為新吳王。公子光改名闔閭,終於坐上了夢寐以求的寶座。
四
闔閭既立,迅速穩定了局勢。
為了感念專諸,闔閭將專諸葬在了泰伯皇墳旁,葬禮優厚,並拜專諸之子專毅為上卿。伍子胥被擢升為吳國行人,負責外交。伍子胥和專毅兩人後來在吳國滅楚戰役中都成了骨幹。沾滿鮮血的魚腸劍被函封,永不再用。
在伐楚途中苦撐的蓋餘、屬庸兩人得到宮廷政變的訊息後,抱頭痛哭。《史記》說兩人率軍向楚軍投降了。後人考證出司馬遷記錯了,蓋餘和屬庸當時棄軍逃跑了。遠在中原的吳王僚之子慶忌則招兵買馬,立志要為父親報仇。國內外的反闔閭勢力都聚攏到慶忌周圍。闔閭很快就派出刺客成功刺殺了風頭很盛的慶忌,境外的反闔閭勢力四分五裂。這三位吳王僚的至親都沒對闔閭造成實質影響。但當三叔季子出使晉國歸來後,闔閭的地位才真正受到了威脅。季子跑到吳王僚的墓地放聲大哭。當時季子依然受到國內的擁戴,比闔閭更具有即位的合法性。季子依然儲存著閒雲野鶴的性情,與世無爭。當闔閭恭敬地要將王位讓給三叔,請三叔順應民意的時候,季子淡淡地說:“這王位是你奪得的,你就坐的。”季子依然做他的大夫。民間則傳說季子退出朝野,歸隱山林。闔閭這才坐穩了王位。吳國即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登上歷史的巔峰。
反思光與僚的爭鬥,它無關國家、道德、責任的神聖與光榮,只是個人意念之爭。歸根結底,權力才是罪魁禍首。吳國先輩混亂了權力繼承的秩序,想當然地認為要將王位傳播給品行高潔的某個人(季子),為此錯過了多次明確權力序列的機會(壽夢死時,諸樊死時)。要知道權力傳承製度是政治的核心內容之一。歷史上的宮門之變多數因此而起。非正常的權力傳承不僅是動亂的源泉,即使完成了平和的權力交接也往往在野史和民間留下諸多的疑問。可惜春秋時的吳國人似乎不明瞭這一點。
在你爭我斗的政治場中,季子無疑是一個另類。有人將吳國的宮廷流血事件歸咎為季子個人的不明事理。季子連續多次退讓了送到跟前的王位。如果他接受了王位,吳國就會避免流血爭鬥嗎?似乎並不見得。兄終弟及的順序和父死子續的順序的矛盾會始終存在,保不準季子死後吳國宮闈流血再起。而我們對季子不僅不能責備,反而應該用一種崇敬的眼光瞻仰他。在你來我往、非名即利的政治場上,季子的存在實在是太難得了。我們不能用骯髒的政治潛規則去要求一個品行真正高潔的君子。這場政變的另一個亮點是專諸的成名。有人說他是“一劍酬恩拓霸圖”,有人說他是被公子光犧牲掉的棋子,也有人說他是“士為知己者死”。總之,專諸千古揚名了。他們倆可能是其中最令人欣慰的人物。
巫蠱風起(1)
發生在武帝晚年的巫蠱3之禍撲朔迷離,眾說紛紜,是西漢王朝史上最大的謎團。這場災禍延綿數年,牽連誅死者包括太子、皇后、嬪妃、公主、皇孫等皇室成員和丞相等公卿大臣。都城長安在劇變最激烈時期日夜籠罩在刀光劍影之中,街道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