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第1/2頁)
Prologue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海桐滿口答應,但我知道他這個人有點善忘,所以在掛掉電話前還不斷提醒。待我回到臺北後半個月左右,我才收到他寄來的包裹,裡面全是相關範疇的參考書籍,並附上一張&ldo;祝寫作順利,不再坐困風雨愁城/學弟海桐&rdo;的便條紙。
妻在那天深夜我工作返家後將拆開的包裹交給我,我帶著這些書進入臥室。
讓我相當訝異的是,其中竟有《靈媒人格探勘》!
記得夏詠昱的書房也有一本《靈媒人格探勘》。吳劍向正是藉以自學召魂術,將夏詠昱的靈魂召回人間。不知道眼前的這本書,到底只是恰好書名相同,抑或根本就是同一部著作?
我翻開這本書,並取出我在病房內與吳劍向合作寫下的手稿互相對照。時間已近子夜,妻對我就寢前卻把工作帶到床上來感到相當不滿,她沉默地轉過身去,將自己埋入被窩深處。
我沒有理會她的反應,逕自扭熄日光燈,在柔和的橙黃床頭燈燈光下繼續閱讀。
一面比對,我逐漸確定兩者真的是同一本書。前面的章節,同樣都描述著世界各國歷史上著名的靈媒:派波太太、馬修曼寧、珀爾柯倫……而,書末的第十三章,亦確實是〈靈媒自我修煉之初階技巧〉。
自靈媒與生俱來的特殊體質之介紹始,〈靈媒自我修煉之初階技巧〉談到了世界萬物對靈媒生理和精神上的隱性影響、召喚預言幽靈與召喚死去親友在作法上的不同,以及冥想入定跟呼吸控制的方法……內容果然完全一樣。
不,不對。實際上,並不完全一樣。
我忽然發現原稿中提到的一段描述,在書中找不到相合的段落。這令我大惑不解。
原稿中寫道‐‐
&ldo;召喚死去親友靈魂的法術,與召喚預言幽靈的方法基本上並無太大差異。不過,在施行召魂術前,有一個前提必須先予以說明:所謂的召魂術,並非是令死者復活的法術。施法者所招來的魂魄,事實上只是死者於臨終前的最後意識。
&ldo;此一臨死意識為死者之精神力量,它能重現死者在臨死前心中所思想、意志所專注,卻無法讓死者在人間恢復行動力或判斷力。亦即,魂魄僅是死者殘存於人間中意識的無形聚體,它可以回答偵訊者一些簡單的問題,卻不能取代被附身者進行太複雜、太長久的活動。
&ldo;死者的魂魄會隨時光之逝去而逐漸散淡,因此如要施行具有一定效果的召魂術,則必須選擇逝者死亡之處,把握時間儘快進行,以召回死者最清晰之意識。&rdo;
但以上三個段落,我卻未能在第十三章找到。
也許是吳劍向在口述時記錯了吧?在別的章節看到的描述,卻以為是這個章節的內容,這種事並不罕有。我一時興起,繼續翻找書中其他章節,但仍然沒有找到相關描述。
---hqszs
回復[101]:吳劍向是不是誤植了其他書上的內容?
我仔細回憶,卻開始覺得渾身不對勁‐‐因為,我想起這一段內容,就是吳劍向在某夜將我搖醒,要我立刻補充的描述。我的腦海中浮現他執拗的表情。他並沒有搞錯。
那,為什麼他急著要我寫下這麼一段在原書中根本不存在的內容?
本段內容,只不過在說明:&ldo;召魂術並不能讓死者復活。所招來的魂魄,事實上只是死者於臨終前的最後意識。&rdo;而已啊?
我愈想愈不明白。重複讀過這幾個段落,我陡地想起故事中一個不合邏輯之處。
噬骨餓魔洪澤晨在一九九五年已遭槍決,然而他的陰魂卻出現在鍾思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