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第2/2頁)
楊天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棺為橢圓形,前端呈方形,棺中用玻璃作隔層,揭開棺蓋便可瞻仰孫中山的遺容。
3月19日,當孫中山靈柩從協和醫院移至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時,沿途護靈致哀的民眾約12萬人。靈柩停在中央公園後,24日開始公祭。靈堂設於中央公園社稷壇正中,上懸孫中山遺像及&ldo;有志竟成&rdo;橫匾,兩旁懸掛&ldo;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rdo;對聯。三天中前來致祭簽名的就有74萬人。各界贈送的輓聯、哀詞、祭文達6萬餘件。有一副輓聯寫道:
五千年帝制流毒,賴先生樹起五權憲法,三民主義,締造新邦,雙手轉立黃,創此空前事業;
四百兆民眾塗炭,看今日仍知強鄰群迫,軍閥私爭,內外交困,哲人頓萎謝,孰擎此後山河。
3月15日,中共中央致唁電給國民黨中央,並發布為孫中山先生之死告全國民眾書,在悼念孫中山先生病逝的同時,號召國民黨革命同志和全國民眾,繼承孫先生之事業,努力奮鬥,以竟其志。21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嚮導》又出版了《孫中山特刊》,以示悼念。此後,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中國共產黨人一貫緬懷與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偉大歷史功勳,並繼續與完成了他所未能完成的革命大業。
1925年3月2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為永久紀念孫中山,決定將&ldo;永豐&rdo;艦改名&ldo;中山&rdo;艦,將香山縣改名&ldo;中山縣&rdo;(4月16日正式改名)。5月16日,國民黨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接受總理遺囑,並發表宣言。在中國共產黨人和國際無產階級的幫助下,孫中山先生首創的國民黨曾一度完成先生遺志,完成了統一廣東及北伐大業。1940年4月,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崇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ldo;國父&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