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齋&rdo;、&ldo;還&rdo;等這些當時還被稱作&ldo;破體字&rdo;者為例,說明這是民眾&ldo;驚人的大改革&rdo;,學者文人應該對之審查追認。胡適寫道:&ldo;錢玄同、黎劭西諸位先生對於古來這些破體字,曾經細細研究過,認為很有理由的改革;認為進步,不是退化。他們覺得這些破體的&l;新字&r;不是小百姓印曲本灘潢的專有品,乃是全國人的公共利器。所以他們現在以語言學家的資格,十分鄭重的對全國人民提出他們審查的報告,要求全國人採用這幾千個合理又合用的簡筆新字來代替那些繁難不適用的舊體字。&rdo;大陸後來的&ldo;文字改革&rdo;,基本上是按胡適當年肯定過的原則進行的,所以唐德剛說所謂&ldo;文字改革&rdo;者,搞來搞去也還未脫胡適當年所說的&ldo;破體字&rdo;那一套。看到自己當年的文字改革理想在大陸實現,胡適當然會有一份好心情,即便那麼多來自同一方向的攻擊、汙衊、謾罵,也不能阻擋這份好心情的出現。不過,如果想到當初郭沫若們一邊寫文章批判胡適,對胡適全盤否定,必欲&ldo;徹底清除&rdo;胡適影響而後快,一邊又在按照胡適當初的設計進行&ldo;文字改革&rdo;,就不由得讓人感到一種滑稽。其實,連那些批胡文章所使用的標點符號,都是胡適們當年制訂的。1919年11月,由胡適、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劉復(半農)、錢玄同共同制訂了《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修正案)》(收入《胡適文存》),提交教育部,教育部將此議案作為1920年2月訓令第53號公佈,12種胡適們參照西式標點制訂的漢語新式標點符號於是開始廣泛被使用。當年那些批判胡適的文章,不但用的白話是胡適極力倡導的,用的標點符號也是胡適參與制訂的,要&ldo;徹底清除胡適遺毒&rdo;,豈易事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