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劉備,英雄也 (第1/2頁)
我愛大螃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說曹操要親率兵馬征討劉備,夏侯淵等人急忙勸說。
“與明公爭天下者乃是袁紹,袁紹集四州之力,有十萬兵馬,劉備不過僅有數千人馬,兵少將寡。此時東擊劉備,若袁紹乘機舉兵來襲,則許都必危!”
“是啊,劉備困守徐州,隨時可滅,不足為憂,當前之急應該先擊袁紹。”
“怕只怕袁紹率兵追來,我們前後受敵,那劉大耳雖然兵少,卻有關羽張飛之勇,不可小覷。”
眾將紛紛勸說。
站在他們的角度,大敵當前,任何人都不會捨棄袁紹而攻劉備。
一是袁紹與劉備相比,顯然袁紹的威脅更大,應該先滅袁紹。只要擊敗袁紹,再滅劉備易如反掌。
二是攻打袁紹而不怕劉備來襲,攻打劉備卻擔心袁紹襲後。去徐州路途非近,如果袁紹此時出兵,恐怕回兵援救已經來不及了。
總之應該先急後緩,先強後弱,先近後遠。
如果先去攻打劉備,那就太冒險了。
曹操靜靜聽著眾將之言,微微眯起那對小眼,輕笑兩聲道:“嘿嘿,劉備,人傑也,乃當世英雄,此時不擊必成大患!袁紹有大志而見事遲,他雖然兵眾,卻集結兵馬而久不發兵,我料他此時必然不動,諸位勿憂!”
曹操與袁紹從小在一起玩耍,對對方非常瞭解,知道那是一個優柔寡斷之人。
誅滅公孫瓚之後,他集結了十萬兵馬,卻遲遲不動,現在也不會那麼快出兵。
就算出兵,自己留了兵馬屯守延津和官渡,只要能拖住袁紹,自己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滅了劉備,那時回兵援救也為時不晚。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現在是討伐劉備的最佳時機。
劉備必然以為自己要對付袁紹,不可能去討伐他,從而疏於防備,只要自己兵馬突至,他就插翅難逃了。
曹操又想到了衣帶詔。
這點倒是意料之外。
沒想到劉備竟然與董承等人陰謀誅殺自己。
真是太險了,差點走了董卓的老路!
曹操不禁想到,如果自己是董卓,那董承就是王允,劉備就是呂布。
而劉備正和呂布經常在董卓身邊一樣,經常跟在自己身邊。
尤其是他那兩個義弟,武力與呂布相差無幾,萬一動起手來,自己絕對防不住。
幸好提早讓劉備離開許都了,否則,此時自己還在不在都未可知。
劉備離開已有半年多,曹操認為他在徐州的根基已經頗為穩固,不會輕易捨棄離開,現在正是出兵討伐的最好時間。
曹操這麼說,但夏侯淵和曹仁等人還是心裡憂慮,不由都向郭嘉看去,希望他能勸一勸曹公。
畢竟曹公最能聽進去他的勸言。
郭嘉微微一笑,說道:“劉備,英雄也!他本是織蓆販履之徒,布衣之身,因討伐黃巾而起,十幾年來,輾轉奔波,征戰無數,雖然敗多勝少,如今卻已然是一方諸侯。明公討伐陶謙時,他毅然捨棄公孫瓚而投附陶謙,終得徐州。”
“下邳失守時,流落海西,困頓欲亡,他又忍辱負重,向呂布求和,得歸小沛棲身。如此敗而不餒、願意屈尊求全、急欲招攬英才之人,可見其有雄心壯志。他又有關張之勇,仁義之名,甚至故意宣揚其天子皇叔的身份,如今更是陰謀刺殺明公,此人若不早除,將來必成巨患!”
“而袁紹雖然強盛,兵馬眾多,卻好謀難斷,易失良機。正如明公所言,袁紹聚兵而不用,可知其見事遲鈍,料他必不能來,便是能來,延津官渡守兵亦可阻擋拖延。劉備兵少,明公親率兵馬大軍壓境,其必速敗,必可擒而斬之!”
郭嘉之言令眾將驚愕,沒想到他竟然和曹公一樣,想要先打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