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宮變(六) (第1/3頁)
因卿不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時的太極殿群臣,尚不知曉宮門守將皮子信已經向突然冒出來的高儼投誠。
他們依舊在爭吵不休。
只不過隨著愈來愈多的勳貴加入,漢家官員逐漸開始招架不住。
這其中尤以高密郡公韓長鸞罵得最兇,他甚至比那高阿那肱還要討厭這些漢家官員。
他高聲痛斥著以陽休之、顏之推為首的漢家官員,罵他們文不成武不就,只會誇誇其談,怠延國事。
並歷數自兩晉以來,漢人因為自大狂妄,導致國破家亡的種種罪證,說得陽休之等人啞口無言。
可奇怪的是,這韓長鸞自己也是一名漢人!
甚至還處處以昌黎韓氏自居,氣得顏之推直跳腳,說他背祖忘宗,有負身上漢家血脈!
眼看一場爭吵就要變成流血的演武場了,身為大宗卿的任城王高湝,趕緊上前想要制止這亂哄哄的場面:
“今日乃是奏議立太子一案,爾等為些許口角爭吵成何體統?!”
坐在上面的高緯聽見這話一下子就不高興起來,他最喜歡看大臣之間吵架了,正瞧得津津有味呢,你為何要制止他們呢?
“王叔啊,不妨事,寡人也想看看他們孰強孰弱。”
高緯的話讓高湝臉色一下子就沉了起來,身為人主,怎能這般不顧大局呢?
莫非你真要把漢臣趕出朝堂才肯罷休?
自年初以來,光高湝所知的,就有足足三十七位漢臣辭官掛印!
再這樣下去,齊國還如何牧民?
是依靠這些倖進的妄臣、還是仰仗那些只知廝殺的莽漢?!
高湝眉頭緊鎖,還欲再勸,但馮翊王高潤連忙將他拉了住,小聲對他說道:
“十哥,不可魯莽行事,再等等…”
“還等什麼?”
高湝十分不滿,他回頭掃了一眼人群,發現侄子高延宗並不在內,於是對高潤髮起牢騷道:
“延宗請我等來參加朝會,怎自己卻先溜了?莫非存心要讓我們來看笑話不成??”
高潤大概是整座太極殿內,除了李祖欽以外,唯一知道高儼還活著的人。
此便是高延宗能勸說他今日來參加朝會的理由。
因此高潤對高延宗為何缺席,心知肚明。
他下意識的回頭往殿外看了一眼。
轉頭時,不料剛好對上李祖欽投過來的眼神。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片刻,不約而同的笑了一下,然後便各自避開,繼續做那無奈之狀。
“十哥啊,信弟弟一回好不好?待會兒弟弟保管讓你出了這口惡氣。”
高潤是高歡的第十四子,今年尚不滿三十,與高延宗年紀一般無二。
這也是為何他能與高延宗親近的原因。
他二人小時候就常在一起玩耍。
雖然隔著叔侄輩分,但其實就跟親密無間的兄弟沒什麼分別,所以他向來對高延宗十分的信任。
高湝狐疑的瞅了一眼成竹在胸的弟弟,不明白他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只是事已至此,自己再多嘴多舌,恐怕皇帝也不會聽從。
畢竟這齊國的朝堂,亂的又不是一天兩天了。
不但鮮卑與漢家的矛盾遲遲無法化解。
就是兩族內部,也各有各的立場,時常互相攻訐以為常事。
恐怕得以雷霆手腕殺掉幾個刺頭,才有可能平息干戈!
但這些其實都是癬疥之疾,只要人主肯下決心,未必平衡不好。
而齊國真正的膏肓之患,是那些意圖擾亂朝綱,左右君王思想的倖臣!
只要有他們在一天,這齊國就好不了!
高湝心中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