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1/5頁)
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化解危機的公關行動的第一步。
緊接著是轉入祭文第二部分——正文,從周瑜的幼學、弱冠、壯力、丰度、氣概、弘才等不同方面高度概括周瑜短暫而輝煌的一生。“吊君幼學,以交伯符;仗義疏財,讓舍以居。吊君弱冠,萬里鵬摶;定建霸業,割據江南。吊君壯力,遠鎮巴丘;景升懷慮,討逆無憂。吊君丰度,佳配小喬;漢臣之婿,不愧當朝。吊君氣概,諫阻納質;始不垂翅,終能奮翼。吊君鄱陽,蔣幹來說;揮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籌略;火攻破敵,挽強為弱。”諸葛亮事先讓人把周瑜的事蹟畫在桃符上,諸葛亮每放一桃符,便聲淚俱下哭訴一番,那場景十分感人。而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周瑜蓋棺認定寫讚美詩的不是東吳人,而是蜀國的丞相諸葛亮。
這一節祭文思路清晰,立意讚美,層次分明,用詞簡約精煉、非常老到,起到了點石成金、嚶鳴求友而引起雙方強烈共鳴的作用,因而讓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和欽佩。充分顯示了諸葛亮的出眾的政治才華和精妙的外交能力。
祭文的第三部分,則充分描述、渲染周瑜之死給人們帶來的巨大悲痛及哀悼之情。“想君當年,雄姿英發;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義之心,英靈之氣;命終三紀,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腸千結;惟我肝膽,悲無斷絕。昊天昏暗,三軍愴然;主為哀泣,友為淚漣。”這一節既痛惜了周瑜的英年早逝,又渲染了現場的哀悼氣氛,三軍悲愴,主人哀泣,朋友灑淚,同時為下一步提出蜀吳聯合、結盟同心埋下了伏筆,提供了鋪墊。
第四部分,寫孔明與周瑜的相識、相知、合作,以及孔明的哀慟之情。“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助吳拒曹,輔漢安劉。掎角之援,首尾相儔;若存若亡,何慮何憂?嗚呼公瑾!生死永別!樸守其貞,冥冥滅滅。魂如有靈,以鑑我心;從此天下,更無知音!嗚呼痛哉!伏惟尚饗。”孔明祭畢,伏地大哭淚如湧泉,哀慟不已。既闡述了周瑜助吳拒曹、輔漢安劉的傑出東貢獻,恰如其分地表示了“亮也不才,丐計求謀”,又是對周瑜“既生亮、何生瑜”感嘆的巧妙回應。
可以說,孔明過江弔喪活動達到了三個目的:一是顯示了才華。很自然地表達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詞華麗,描述準確,表達到位,在東吳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學富五車和文韜武略。二是展示了人格。在諸葛亮祭拜後,眾將相謂曰:“人盡道公瑾與孔明不睦,今觀其祭奠之情,人皆虛言也。”魯肅見諸葛亮如此悲切,亦為感傷,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見,孔明是大獲全勝。三是消除隔閡。本來周瑜被諸葛亮氣死,這是吳國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實,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為證!此時,東吳人對諸葛亮及劉備西蜀絕沒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殺諸葛亮為公瑾報仇的情緒。透過聲淚俱下的哭訴和對亡人的不凡事蹟列舉評價,諸葛亮實現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閡、繼續聯吳抗曹的目的,可以說,臥龍弔喪是一次絕妙的政治外交活動。
鬼谷子說:“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後求合。”諸葛亮深通此道,明明是他氣死的周瑜,東吳人對他恨之入骨。一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哭訴以後,卻能化干戈為玉帛,得了荊州,氣死周瑜,還能夠保持友好關係,實在是太了不起了啊! txt小說上傳分享
西門豹治鄴城
西門豹治鄴城
魏文侯的時候,西門豹為鄴令(約公元前408 年)。
西門豹到了鄴城(今河南省臨漳縣西),見那裡非常蕭條,人口也很稀少,就召集當地父老們詢問道:“此地怎麼這樣淒涼啊?”
父老說:“這裡有條大河叫漳河,漳河裡的水神叫河伯。本地巫婆說:河伯喜愛年輕漂亮的姑娘,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