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定親 晉江首發 (第3/3頁)
子夜燈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臣們也就心裡嘀咕兩句,倒也沒有因此發表什麼意見。
而張鶴齡則是趁著這個機會,領著兒子入宮給太后謝恩,畢竟這可是太后保的媒。
張太后再一次看到侄子,高興的將人叫到跟前,先是細心垂問一遍,問問他最近吃的怎麼樣睡得怎麼樣,簡直就像是把張宗說當成一個孩子。
而張宗說也樂於在太后面前裝可愛,真就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細細的給太后說自己這幾日的近況。
太后聽完之後,又讓人帶張宗說下去看她給他留的一些好東西,說這些東西都是給他成婚用的。
張宗說便也乖巧的跟著人下去了。
太后則是在侄子離開之後,這才看向了自家弟弟:“之前你還操心著操心那的,如今看著可不是好好的嗎?”
張鶴齡一時苦笑:“是我多心了。”
張太后見弟弟認錯,倒也不乘勝追擊繼續揶揄他,而是道:“照兒是你的親外甥,即便再為他的臣子,你也是他的親舅舅,一家人若是太過客氣,反倒是疏遠了。”
張鶴齡急忙端正態度在太后面前認錯,不過他心裡卻也明白,和皇帝談感情可以,但是最好還是堅守著最後那一點為人臣子的底線,否則只怕也是不得好死的下場。
等到和太后說完話,張鶴齡又帶著兒子去給皇帝請安。
皇帝對自己這個小表弟還是很喜歡的,今日張宗說過來,他還給表弟賜了一對玉如意,以表示對他訂婚的祝賀,張宗說自然也是扣頭謝恩。
之後他便又和張鶴齡聊起了軍務,張宗說竟也安靜的在一旁聽著。
支援草原內部鬥爭的政策取得了極大的勝利,如今達延汗已經身陷與右翼的戰爭之中脫不開手,根本無力再去騷擾明朝,而明朝也趁機將勢力範圍往西邊延伸,皇帝甚至最近還在考量,要不要再修一個邊鎮。
張鶴齡對此當然是支援的,他希望朝廷可以控制住整個河西走廊,如此明朝不管是往西的貿易還是往東南海上的貿易都可以打通了。
宋朝雖然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他對於商業的鼓勵,以及他的經濟政策,卻不知道比明朝高到哪裡去了,雖然也和明朝一樣不抑制土地兼併,但是他們卻也並不完全靠農業稅來維持國家運作,而是選擇對商業稅重拳出擊,這玩意才是佔大頭的。
這樣的思想,張鶴齡也和孝宗皇帝說過,但是他是標準的儒生皇帝,即便是對小舅子十分看重,卻也無法接受這樣的言論。
可是大外甥就不同了,他從小就是張鶴齡教導長大的,即便張鶴齡名義上只是他的武術指導,可是倆人成天湊在一起,張鶴齡當然不會僅僅限於騎射的影響,而是將一些自己的理念,不動聲色的灌輸給皇帝。
正德帝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人,而張鶴齡的這番言論,也很能支援他去大刀闊斧的改變這個國家,所以如今剛剛改元,他就已經開始想著與西域通商的事情了。
張鶴齡則是勸他先不著急,可以先從東南通商的角度開始。
他可是記得,在嘉靖年間倭寇已經成為了大明朝的心腹大患,而這些倭寇說是倭寇,其實更多的是活不下去的老百姓私底下出海,最後發展成為海商和海盜,與朝廷對抗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假倭,一部分所謂的真倭,也不過是這些海盜加海商們僱傭的打手。
而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也很簡單,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大棒就是戚繼光俞大猷這些抗倭名將,胡蘿蔔就是隆慶年間明穆宗開海禁,有限度的准許海商出海。
至此之後,倭患這才慢慢消散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但是張鶴齡如今卻並不想再讓東南沿海的人民們再經受這樣的苦難了,他想要建議正德帝,開海禁。,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