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4/4頁)
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一種喜歡金屬材料,避諱生物細胞的物質,而且起碼具有一定的判斷意識。”陳鬱總算是把這玩意兒的屬性搞明白了一些。
“真是個奇怪的東西,得抓回來好好研究研究才行。”陳鬱嘀咕著,同時還給這種肉眼看不見,但是熱能檢測卻能顯示的未知物體取名為“木元素”。
陳鬱很難把“木元素”進行歸類,你說它屬於物質吧,可是它具有意識,你說它屬於生物吧,它卻不是由細胞組成的,無論是從宏觀還是微觀來講,都很難對“木元素”進行定義。
管他那麼多呢,先抓回來研究研究再說。
終於,陳鬱在中央主機顯示螢幕上看到了鐵皮舉起雙手,這是陳鬱和鐵皮商量好的暗號,看樣子是時候啟動科技禁錮了。
所謂科技禁錮,是一種應用於科學研究中的禁錮行為,利用超級科技材料以資料的形式存在,可以轉化為類似鋼化玻璃的一種禁錮盒子,然後將某種非常活躍卻又很難控制的物質(包括細胞、生物等)禁錮起來。
這一偉大的發明源於2052年法國偉大科學家布蘭特。凱恩,不過不幸的是布蘭特。凱恩博士在成功研發出科技禁錮後,就被還沒有來得及禁錮的某種超級活躍粒子衝擊致死,享年59歲。
看到鐵皮的動作訊號,陳鬱啟動了科技禁錮技術,只見鐵皮體內突然閃爍了一道白光,然後白光迅速匯聚,最後嗖的一下消失不見了。
與此同時在陳鬱身前主控計算機的資料傳輸裝置中,一個白色的光點慢慢出現,然後眨眼間的功夫就閃爍著變大,最後一閃,一個玻璃盒子就出現在了陳鬱的身前。
很快,鐵皮就從燃料採集區回到了飛船上面,興奮的跑過來看著那個玻璃盒子問道:“有沒有辦法讓它們現形?”
陳鬱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恐怕很有難度,確切的說應該是我壓根兒就沒有那個技術。”
“難道人類就沒有讓隱形物體現形的科技?”
陳鬱想了想,然後搖頭道:“雷達?紅外線?ui克射線?這些都只能用於現代化科技文明之間的顯形之用,對於它們來說,未免有些顯得太小兒科了吧。”
最後,陳鬱和鐵皮倆也沒有想到能夠讓“木元素”顯形的方法,索性就放棄了,陳鬱盯著“空蕩蕩”的玻璃盒子看了半個多小時,最終決定先把它們關起來,等活兒幹完了再好好研究它們。
“走,鐵皮,咱們的燃料採集工作應該還剩下兩個小時了。”陳鬱說完,就開啟了舷門騎上了飛行器,鐵皮緊隨其後,一塊兒朝著燃料採集區駛去。
陳鬱離開前掃描了“木元素”的基本構成,其主要由人類未知的微觀粒子組成,具有判斷能力的屬性,陳鬱將資料整理了一下,打算等能源補充後,再將整個木星都掃描一下,看看木星上到底存在著多少“木元素”。
“鐵皮,1號,9號,17號裝置採集完畢。”
這三個燃料採集裝置頂端的方盒子此時已經顯示全藍狀態,意思就是已經蒐集裝滿了氚氘核聚變燃料。
其餘十幾個燃料採集裝置也差不多了,基本上都接近蒐集完畢的狀態,整個善後工作最多一個小時就能搞完。
“媽蛋,終於可以離開木星這個鬼地方了,一會兒冒出來一個聞所未聞的“木元素”,要是一會兒再冒出來一個“木鬼靈”那還得了。”陳鬱調侃式的說道。
“我想它們應該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價值吧。”
“科學研究價值?就我目前掌握的垃圾科技?”陳鬱好像對自己沒有多大信心,畢竟人類都曾進入過星際科技時代,超光速成為現實,而陳鬱呢,最大能量掌握方式不過是可控核聚變而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