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第1/2頁)
祝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幾日後,劉公公便攜帶著吏部詔書前來。
謝舒接了詔書,劉公公也沒有多留,他如今地位漸高,不比以前,不能落人把柄,於是劉公公與謝舒道賀幾句,便離開了。
謝舒知道劉公公有為難之處,此次劉公公幫他的忙,算是還了之前的人情,之後,自己若還想要劉公公辦事,也得有所依憑才是,所以此次河督一任,謝舒勢在必行。
只是其中的艱險之處,恐怕難以想像。
謝舒不想讓郎君受苦,更擔心郎君的安危,因此本打算讓郎君留在京中。
可虞楚息態度也十分堅決,謝舒說不過他,只好應下。
因時間緊迫,謝舒一行人準備好後,第二日便出發了,一路上向南而去,一開始路途還算暢通,謝舒便研讀歷來的黃河治理書籍,之前他已看過,如今再看卻又有不同的感悟。
但越到下游地帶,謝舒便不能再專心了,只因為路上已有許多拖家帶口的流民蹣跚在路道兩旁。
第096章
每逢春夏, 黃河下游淤積的泥沙增多,今年的河情也比往常嚴重,沿途多有泛濫。
附近的人民不得不背井離鄉, 遷徙外地。
但受限於時代的種種因素, 加上沒有官府組織, 他們大多是無序性的, 因此更為艱苦悲慘。
扶老攜幼, 逃荒求食,入庶流進,家戶且盡。
謝舒之前從未見過這樣的場景, 如今一見,方知書中所記不及其中一二。
行到中途,馬車速度變慢,忽然一個老人跌跌撞撞地跪了下來, 身後還有數個衣衫襤褸的孩子, 向謝舒所坐的馬車叩頭道:「還請大人行行好, 可憐可憐我們,賞些吃吧」
這老人自然是不知道謝舒的身份, 只是見謝舒這行人數架車馬, 想必是富貴人家, 試試罷了。
而這麼一跪, 周圍不少流民都望了過來, 臉上也露出熱切的神情。
謝舒神色沉重,旁邊的虞楚息嘆息一聲,朝他輕輕搖搖頭。
謝舒明白郎君的意思, 若此刻馬車真的停下, 旁邊的流民想必會一擁而上, 財物還是小事,只怕會耽誤時間,現在最好的辦法還是快點趕去河督府。
儘早治理河情,方才是解決根源的辦法。
只是
虞楚息這時卻微微一笑,他正是喜歡謝舒這點,於是朝著謝舒附耳過去,聽完後,謝舒眼神一亮,連連點頭。不久後兩人便敲定完畢,讓風荷和洗墨帶人留下,他們和穆問等護衛一同先去河督府。
車輪再次前行,謝舒回頭望去,流民如同眼前的高如天塹的黃河,一眼望不到盡頭。
運河總督府設在江浦城,位於黃河、淮河、運河三河交接之處,謝舒要赴任的便是此地。
不久前聽說這次新上任的黃河河督只是一個二十五歲,此前從未做過河運方面的翰林學士,河督府的幾個官員心頭都直打鼓。
自古黃河難治,歷來官員都將「河督」一職視為畏途,而且往往結局也不太好。
一般來說在任幾年,若是沒出什麼事便是極為走運,日後打通關係,還有調任的機會,上任河督便是走的這條路子。
而一旦出事,降罪落獄好說,要是一不小心,葬身在這黃河之中,也是不少見的。
眾人一聽謝舒這麼年輕,就被下放到這裡,想必是背後無人,以後難調回去了。
也就是說,謝舒既沒有什麼能力,也沒有背景,這些平常做實事的河工心中是不服氣的,因此謝舒到任河督府上,來迎接的人都沒有到齊。
謝舒大致看了一眼,問了一下沒到場的人是誰,什麼職位。
副總河四十歲,長期風吹日曬使得他額角比同齡人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