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第1/2頁)
祝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這次南巡,本是想向天下展示他的英明神武。
大慶已經成立了有四十二年,經歷了兩代帝王,他是第三任, 可上一位繼位的是他的叔父。人人都說, 如果不是他的叔父昏庸無道, 又早早病逝,這皇位也落不到他頭上。
慶帝對這種言論嗤之以鼻, 但同時也深深忌諱。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天下百姓, 如果不是他數十年的苦心經營, 哪裡會有如今這樣海晏河清、萬民安居的大好局面。
可偏偏他這次南巡, 卻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勸阻, 所有人都認為他不該南巡,說他勞民傷財,說他虧耗國力
慶帝卻因此更生了逆反之心。
他不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為了消除大家的偏見, 他這些年坐在這個位置上兢兢業業, 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可時間一天天流逝,他不知不覺到了四十五歲,祖父以及父輩都是英年早逝,這讓慶帝也漸漸不安起來,佛道之說終究只能得到心靈片刻的寧靜,比起心靈,慶帝如今更加追求外物上的安裕。
而自己已經被紫禁城關了數十年的時間,倒不如南巡看看這江山,可恨的是,就連這點要求,都有那麼多人反對。
所以慶帝此行更是要做出一番成績來,他要親自訪查吏治民情,省視河道,視察糧倉,同時也向西部虎視眈眈的躂坦,展示自己的國威聲望。
但誰知道剛來到江南,天氣就這般不妙,彷彿一個無形的徵兆,這讓慶帝的心情怎麼好得起來。
龍舟如今旱在泥中已經有數天的時間,好不容易召集了民工,卻又被人阻止,難不成,自己真的要被困在這運河裡了嗎?
看著窗外,兩岸淤堵的泥沙已經漫上了堤岸,再無昔日山清水秀,青草豐茂的風景,慶帝皺緊了眉頭。
就在這時,身旁的太監稟報,說是紫微令呂朔求見。
過不了片刻,紫微令呂朔便渡步進來。
炎炎夏日,他依舊穿著一身正式官服,頭束玉冠,腰環蟒帶,雙眸深邃,身姿挺拔,看起來年輕又俊美,哪裡像是位高權重的二品官員。
事實上,呂朔今年僅有二十八,他十八歲便已中了狀元,當日在殿試上所作的《論國賦》不僅就此揚名天下,還得到了慶帝的青眼,從此扶搖直上。
慶帝看到呂朔,心情好了不少,但緊接著他又露出明顯的煩鬱之色。
呂朔見禮開口道:「此次南巡乃陛下宏圖遠略,非一般人所能知曉,陛下何必為此徒生煩惱?」
慶帝搖頭嘆息道:「可這世上懂朕的人除了你又有多少呢?如今就連老天爺也不願降雨,為朕行一行方便,若是再這麼久旱下去,豈不是貽笑大方?」
這個念頭一直在慶帝的心中徘徊,使得他這幾日都難以心安,如果這真是上天降下的懲罰,傳出去豈不是擾亂民心?而這種話慶帝也只有在呂朔的面前才能說出口了。
呂朔這時忽然露出笑容道:「陛下,這有何難?陛下是天子,這數十年來,都國運昌隆,可見陛下乃是順應天意之人,不過天也有鬆懈的時候,如今天力不可為,但人力可為。」
緊接著,呂朔又道:「陛下,既然已經徵召齊了民夫,不如就讓他們在運河兩側拉動龍舟,其餘護衛都下船幫忙,這樣一來,龍舟便可前行了。」
這個主意甚好!
慶帝神色輕鬆,但又不免有些疑慮道:「可此處離金陵還有數百里路,那些民夫恐怕還不夠。」
呂朔卻搖頭道:「陛下放心,這一路上至少也要十多天的時間才能到金陵,若下了雨水,便用不著他們了,而且沿途陛下都可以徵召當地的民壯,以便補充。陛下也不用擔心他們不願,只要讓當地給他們發放銀兩與食物,再加上是為陛下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