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行業顛覆 (第1/2頁)
雪蘭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楊謙呆了呆,連忙返回工坊,找著剛剛那個木匠,吩咐他立刻重新把剛才那樣的木盒木框、滾筒和鐵筆再造出來幾套,一個不嫌少、九個不嫌多,這些東西要大造特造,越多越好!
還有鐵筆和光滑的金屬板,傅雪辰那套用的是磨鈍了的錐子和銅鏡來改造,其實不必那麼麻煩,找鐵匠工坊定製打造就成!對了還有蠟紙,蠟紙必須也要新造一大批出來,並且還要在蠟紙上增加傅雪辰說過的,事先畫在上面的外框線和分格線,所有的框線都要統一尺寸……
眼看天色漸暗,早已過了下值的時間,楊謙卻完全沒有要下值回家的念頭,他興沖沖的,催促命令著手下匠人做事,恨不得把傅雪辰發明的那一套新型印刷裝置給弄一大批出來。
好在遇到需要趕工的時候,匠人們也不是沒有挑燈夜戰過,並且每當這種時候,工坊都是管飯的,既然主官有命令,那他們照辦就是了,也沒有誰提出抗議,這年頭就沒人有不能白加班這樣的想法。
楊謙讓工坊的廚房給他也送一份晚膳過來,便徑直進了工坊設在這裡的廨署,攤開紙筆,開始寫呈文,這件事情太大了!必須要立刻秉告上官知道!
最好明日就能再造出一兩套,跟著呈文一起報上工部,再由工部主官奏知聖上,這可是功在千秋的技藝變革,聖上知道了,必定龍顏大悅,到時候封賞下來,工部上下都將受益無窮。
當然了,楊謙也不是那種會佔奪別人功勞的人,裝置是傅家小子發明的,哪怕對方年紀小,尚未成年,他的呈文裡依然會結結實實的將這孩子誇讚一番,如實上報他的功勞。
筆走龍蛇的沒一會兒就寫好了呈文,剛好晚膳也送過來了,楊謙心情愉悅的吃過飯,又匆匆的離開廨署,進了工坊,他要去看一眼,大家的進度如何了,那裝置有沒有搞出來。
工坊這頭,單獨闢出了一處空間,幾名匠人都在忙碌。
除去原先那位木匠之外,這裡又多了兩名木匠,都跟在那位老木匠身旁,學著一起製造滾筒和配套的新式印刷用木框木盒。此外,鐵匠作坊那邊也在同時開工製造鐵筆的筆芯和鐵板,造紙工坊也得了命令,在試製新型的帶格子的蠟紙。
筆芯是最好造的,這會兒已經有鐵匠工坊的人給這邊先送了幾根過來,木匠們將早已準備好的預鑽了孔的筆桿往筆芯上一套,再修飾黏合一番,便又造好了幾支鐵筆。
楊謙學著傅雪辰的樣子,親自握著鐵筆在蠟紙上書寫,他用不慣這些東西,劃爛了好幾張蠟紙,才勉強掌握用筆的力道,鐵鉤銀劃的在蠟紙上書寫了一首詞,大約百來個字,在蠟紙中間只佔了一小塊。
字型也就大姆指頭那般大小,楊謙倒是也想寫大字,可惜鐵筆就那麼小一點筆尖,寫不了大字啊。
取過新造好的木盒子,放好了白紙,再箍好了蠟紙,合上框子,再拿滾筒沾好松油墨,用力往木框子裡的蠟紙上來回軋了兩個來回,啟開木框子,盒子裡最上方的白紙上,這就成功印刷出了剛寫的那首詞。
楊謙那麼大個人了,鬍鬚都快花白了,捧著新到手的印刷體紙張盯著上邊親手刻劃的詩詞左看右看,竟像個孩子般咧開嘴樂的找不著北。
他一個文人,最喜歡的就是和文字打交道,跟同窗好友們一起,也出過幾本詩集,但這些詩集都是交給了書坊去印刷出來的,印刷工坊的工匠頂多就是將他們的詩詞文字整齊無誤的雕琢在鉛板或者陶板上,跟他們這些文人親手寫的毛筆字差異極大,完全談不上書法藝術。
可是這蠟紙印刷就不同了,雖然用鐵筆寫字,不能完全體現毛筆字特有的筆鋒變化,可終究能將楊謙本人文字的架構和風格特點都給完整的拓印下來,這就了不得了!
想想看,有了這樣便捷的蠟紙印刷,原本不懂得